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製鞋工業借改革開放和世界鞋業調整之機迅速崛起。目前,我國規模以上製鞋企業有數千家,大小企業萬餘家,年產量約70億雙,占世界總產量一半以上,產業規模和貿易量多年穩居世界第一。然而,產業規模的龐大並不意味我們在這個領域的強大,我們在鞋靴設計創新、技術輸出、國際化品牌的建立與運營、人才培養、基礎研究等方麵還相當薄弱。隨著我國經濟不斷深入、廣泛地融入世界經濟體係,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未來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對我國鞋業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就在我國鞋業20世紀80年代崛起的同時,世界範圍內許多工業企業開始將經營戰略重點由過去的生產、營銷轉向了注重新產品的設計研發。目前,中國製鞋企業整體上尚處於加工型階段,許多企業靠抄襲、模仿發展。就在我們許多製鞋企業樂此不疲地抄襲、模仿他人的時候,殊不知這些企業也失去了趕超他人的一種創新智慧,失去了搶占市場和獲取更多利潤的機會,也失去了創建國際著名鞋靴品牌的可能。由加工型向設計開發型和品牌運營型轉變已成為我國鞋業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個升級轉型過程中,鞋靴創新設計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將成為中國鞋業在國際化道路上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無論是競爭需要還是發展需求,中國鞋業都在呼喚設計春天的到來。
由於種種原因,真正意義的現代鞋靴設計理念、理論體係和設計教育在我國尚處於啟蒙和初創階段,行業和鞋靴教育界中還有許多人將鞋靴結構和樣板設計與鞋靴設計混為一談,也有部分人將鞋靴設計簡單地理解為一種純藝術造型活動,這些認識上的謬誤和偏差對真正鞋靴設計工作開展和鞋靴設計人才培養都產生著嚴重的阻礙作用。鞋靴設計作為一種產品設計,它需要滿足顧客、市場和企業經營的多種需求。鞋靴作為一種產品,它承載和蘊含著特定需求、功能原理、技術、審美、時尚、管理、材料、成本、利潤、文化等多種因素,鞋靴設計就是滿足以上眾多因素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一種人與物的關係溝通。當然,鞋靴作為—種服飾品,在消費過程中,其審美、象征的作用要更大一些,從這個角度看,鞋靴設計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是鞋靴款式造型的設計創新。鞋靴設計的綜合性和相對獨立性,使其正在作為一種新的知識與技術門類被人們所研究和應用。
長期以來,我國鞋靴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以技術教育為主,主要培養的是鞋靴樣板、工藝、檢測、管理等方麵的技術人才,並沒有開展起真正意義的現代鞋靴設計教育,隻建立起了鞋靴技術教育教學體係,尚沒有建立起鞋靴設計教育教學體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鞋靴消費逐步進入到感性時代,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鞋靴的審美性、時尚性和象征性。當今鞋業,樣板、工藝等生產技術因素已不是企業經營與市場之間的主要矛盾因素,生產技術因素隻是做實體產品的製鞋企業經營發展的基本保障因素。目前,製鞋企業與市場之間的主要矛盾是鞋靴審美性和新的實用性與這方麵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所形成的矛盾,而解決這個矛盾惟有靠鞋靴設計才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