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學(1 / 2)

拜師結束的第二日羅成就開始了正常的生活,天不亮就起床,跑上半個時辰。而後道長孫恒安那裏去報道,開始早上的武藝修行。

早課結束後,就回去吃飯。吃過飯就到孫思邈那裏去學習。

白雲朵朵,風和日麗,難得的好天氣。在這樣的天氣裏羅成就要開始他成為孫思邈徒弟的第一節課了。

孫思邈,縷了縷胡須,開始給羅成說道:“今天我們就說說道教。”

羅成一臉專心的聽著,很多東西羅成雖然是知道的。但是既然是學生就要在上課時間專心聽課,免得下課後在惡補一翻,舍本逐末。

孫思邈看了看羅成,接著說道:“道教,乃華夏民族的傳統宗教。因以‘道’的信仰而得名。道教以神仙信仰為中心。戰國時期興盛一時的方士神仙學,而成為後來道教的主體。始創於東漢順帝時,時沛人張陵於四川鶴鳴山修道,自稱受太上老君口授,創五鬥米教,尊老子為教主。靈帝時,巨鹿人張角創太平道。兩教思想均源於鬼神之論,神仙方術,緯之學和黃老,思想教義上大致相同。魏晉後,相繼分化緯上清派、靈寶派、南北天師道。南北朝,道教開始興盛。”

這也就是為什麼羅榮極度希望羅成拜入孫思邈門下,那是因為此時的道教遠比佛教在有影響力。而且在上層社會中也是黃老之學的推崇遠比儒家思想更具魅力。不過到了宋代以後便迎來了盛極而衰的命運,這也是道教的必然。宋朝以後鮮有名家道士。所以道教至明而漸衰。

孫思邈說道這裏頓了一頓,好讓羅成記在心裏,便刻之後接著說道:“道教所信奉的神仙,有靈有肉,極富感性自然之美。神仙世界是由彩雲華宇、雕梁畫棟構築起來的,天上有神靈居住的天堂,地上有得到成仙的福地。擁戴在神仙周圍的,是金童玉女,六丁六甲;神仙的生活方式是憑需禦風、瓊液金丹、隨欲所指。人可以修煉成仙,修仙之術,有吐納引導、外丹內丹、養氣服氣等。”

由於道教以神仙信仰為核心的,又認為神仙可以根據道術修煉而成。以道術、方術為修煉手段的仙道,是道教的主體。道教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它與中國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麵都發生關係,古人說道教“雜而多端”。道教對中國古代思想史的發展,曾起過很大的作用。道教本身即使中國古代思想史的三足之一,又對儒家學術思想的發展產生這深遠的影響。

孫思邈稍作停頓之後,問道:“成兒可聽懂了?”

“成兒聽懂了!”羅成答道。

“那我接著說了,成兒可要注意了”孫思邈說道。

“道家思想乃是道教的根本。

道教注重四個字一個是‘道’一個是‘德’一個是‘玄’還有一個是‘一’。

道:無形無狀,無處不在,不可言說,永恒不滅。

德:順其自然,循於道,是為有‘德’。

故而‘道德’並舉,視為天地之祖。

玄:幽深微妙,高遠莫測的一種自然故則。玄之又玄,眾生之門。玄是天地之引,自然之祖。

一:天地人之根本。我等道徒守住體內“一”,即可長生得道,通神免災。故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說道這裏孫思邈頓了一頓,問道:“成兒可曾懂了?”

羅成說道:“有些懂了,有些不懂。道既然無形無狀,那麼我應該怎麼捕獲?道德既然為天地之祖,而我又該如何仰望。玄之有玄,眾生之門,我要如何入門?一,天地之根本,我又當如何將其守住在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