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虧一簣之際,趙宗明心頭突然一片清明,頓時了然了《異地書》中許多曾經不明白的話語。卻說那書中曾提到過,行術則為善,不可作惡,更不可興起刀兵之禍,否則戰端一開,戰火連綿,百姓流連失所,況且戰爭中又會有多少無辜之人,多少將士死傷?最終受害的依然是窮苦百姓。
上天有好生之德,怎能允許修行仙術之人,胡作非為呢?
所以這次趙宗明大業未成,終有天意在其中。
至於他當初還想到了些什麼,沒有人知道,總之他突然間了悟了一切,不到三十歲年紀,便已如百歲老人有曆盡滄桑之感,將老趙家幾十口人召集到家中正堂,淡然說道:“宗明行大逆之事,終為上天不容,如今事敗已成定局,然宗明雖有移山倒海,翻雲覆雨之能,亦不可興起大亂,為害世間,如今惶惶然頓覺一片明悟,知曉今日便要飛升仙界,卻為趙家眾人留下滅頂之災,造反之罪定然滿門抄斬,所以宗明要與那當今天子談下條件,令其不可傷我趙家族人。”
趙家族人聽聞此言,一片惶恐——即便你趙宗明有天大的本事,你既是要飛升的仙人,又怎能保證生與世間的親人安危呢?
此刻,一萬禦林軍已經趕至雙河村,將村莊團團圍住。
隻是禦林軍領命即將進攻雙河村時,突然間四周大霧突起,士兵近在咫尺卻互不相見。原來,正是趙宗明施法布陣拖延時間。
將禦林軍阻擋與村外之後,趙宗明向家人說道:“宗明得此異書,習此異術,本應懲惡揚善,降妖除魔,替天行道,然因貪念而犯下大錯,已不可再生與世,今日將奇書留與我趙家,子子孫孫可修行書中奇術,降妖除魔,多行善事,隻是這書中所記術法太過玄奧奇妙,有仙人之能,而凡人皆有貪念,故而為防止後人修行術法之後行不義之舉,宗明便除去前半部仙法大能之術,留下降妖除魔篇章,但凡我趙家子孫,人人皆可習練,以除世間孽障邪物,保一方平安。”
說罷,趙宗明從懷中取出《異地書》,揮手間撕去了前半部分,一股明火詭異地從右手食指尖上冒出,燒了撕下來的部分。
燒了半部書後,趙宗明就消失在了椅子上,隻留下半部《異地書》
此時村外,皇帝和臣子們都已經趕至臨時設置的中軍大帳之中,商討著這詭異的大霧該如何破去。那霧也怪,隻要不近村前,便沒有一絲濃霧,倘若要進入村中,立刻迷失方向,閉上眼走來走去,便又走了出去,卻根本無法進入村中。
卻說皇帝和臣子煩憂之際,帳中突然憑空出現一儒雅青年,羽扇綸巾,潔麵如玉,唇紅齒白,正是趙宗明。
帳中眾人大驚失色,將士手持兵刃紛紛大喝,卻發現根本動彈不得,趙宗明向皇帝微微施禮,毫不驚慌,淡然道:“草民趙宗明機緣巧合之下,得至寶異書,習得奇術,一時貪念迷心竅,意欲謀反,如今大事已敗,皇上自有天佑,宗明內心愧疚萬分,今日心頭恍然大悟,已是離世飛升之人,臨行之際,特意前來當麵請罪,望皇上饒恕我趙家諸人,所幸大禍並未釀成,還請皇上法外開恩。”
一席話說的不急不緩,趙宗明坦然立與帳中皇帝坐前。
那身懷奇術的臣子不由惱怒,嗬斥道:“大膽賊子,見到當今天子不跪,犯下不赦之罪尚敢與天子麵前談及法外開恩一事,當真是十惡不赦,來人,速速將此逆賊拿下,推出去斬了。”
這名臣子身懷奇術,自然不懼趙宗明。
可其他人和皇上就不行了,那些將士聽了命令,想要上前捉拿趙宗明,身子卻動彈不得,皇帝更是感覺如坐針氈,無形中的壓力壓得他額頭上浸出豆大的汗珠滾滾如雨,後背立時濕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