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危機(六)(2 / 2)

明朝人上至廟堂下至百姓已經被韃靼欺負的麻木了,因為每一次韃靼擾邊隻是殺戮劫掠一番後,又會自動退去,而這一次不同以往,從宣府起一路往西南攻破城堡大大小小一百二十餘座,殺掠人畜數萬。這時的明軍也不複有開國時的悍勇之氣,邊軍一敗再敗。尤其總兵官鹹寧侯仇鉞,與韃靼戰於萬全衛,斬敵首三級,而所失亡十倍於敵,仍然以捷報上奏,被眾人恥笑。

直至韃靼騎兵攻至府穀、神木一線才停止不前。

在京城這一期《大明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雄雞報曉曆數了自成祖朱棣即皇帝位之後,是怎樣把控邊關的,各種戰略及作戰用兵之道,直到京城保衛戰後,兵部的改革。

景泰二年,朝廷稱也先為瓦剌可汗。脫脫不花自上皇歸後,修貢益勤。嚐妻也先姊,生子,也先欲立之,不從。也先亦疑其與中國通,將害己,遂治兵相攻。也先殺脫脫不花,收其妻子孳畜,給諸部屬,而自立為可汗。

韃靼部長孛來複攻破阿剌,求脫脫不花子麻兒可兒立之,號小王子。阿剌死,而孛來與其屬毛裏孩等皆雄視部中,於是韃靼複熾。

景泰六年遣使入貢。

天順二年,孛來大舉寇陝西,安遠侯柳溥禦之輒敗,而飾小捷以聞。

天順三年,時麻兒可兒複與孛來相仇殺。

天順七年冬,貢使及關,帝卻之,以大學士李賢言乃止。

成化元年春,孛來誘兀良哈九萬騎入遼河,武安侯鄭宏禦卻之。

始,韃靼之來也,或在遼東、宣府、大同,或在寧夏、莊浪、甘肅,去來無常,為患不久。景泰初,始犯延慶,然部落少,不敢深入。天順間,有阿羅出者,率屬潛入河套居之,遂逼近西邊。河套,古朔方郡,唐張仁願築三受降城處也。地在黃河南,自寧夏至偏頭關,延袤二千裏,饒水草,外為東勝衛。東勝而外,土平衍,敵來,一騎不能隱,明初守之,後以曠絕內徙。至是,孛來與小王子、毛裏孩等先後繼至,擄中國人為鄉導,抄掠延綏無虛時,而邊事以棘。

成化二年夏,大入延綏。帝命楊信充總兵官,都督趙勝為副,率京軍及諸邊卒二萬人討之。

成化四年,毛裏孩久不朝貢,窺伺邊疆,其情叵測。

成化六年春,大同巡撫王越遣遊擊許寧擊敗之;楊信等亦大破之於胡柴冓。時孛魯乃與斡羅出合別部加思蘭、孛羅忽亦入據河套,為久居計。延綏告急,帝命永為將軍,以王越參讚軍務,使禦敵。

成化七年,吏部侍郎葉盛巡邊,偕延綏巡撫章子俊及越議築邊牆,設立台堡,在漁河堡設建平安鎮。

成化十年,章子俊首戰走馬梁,同年十月新建爾林兔鎮兵營。

成化十四年,河灣保衛戰首次已全火器擊殺禦敵,大捷以聞。

成化十六年,亦思馬因等益糾眾盜邊,延及遼塞。秋,敵三萬騎寇大同,連營五十裏,殺掠人畜數萬。總兵許寧禦之,兵敗,以捷聞。敵既得利,長驅入順聖川,散掠渾源、朔諸州。宣府巡撫秦紘、總兵周玉力戰卻之。山西巡撫邊鏞,參將支玉等悉力捍禦,敵去輒複來,迄成化末無寧歲。

當前已到了大明生死存亡之時,平安伯在榆林出錢糧私募兵衛,由朝廷監軍督撫,以一已之力,抵擋長年來韃靼在河套的蠶食入侵,為保住邊民的生存是何等的悲壯。而這一次,韃靼小王子以七萬騎控弦之士,勢要奪取整個河套地區,平安伯號召二十萬邊關軍民。“赤膽忠心為工農,氣壯山河誌不移。何懼韃靼來侵犯,堅持鬥爭定勝利。”

這一篇文章就是幫助當今回顧一下近年來,自正統後,邊備廢弛,聲靈不振。諸部長多以雄傑之姿,恃其暴強,迭出與中夏抗。韃靼對大明造成的危害有多麼地大,該到了終結的時候了。彡彡訁凊

很明顯章子俊借用了《大明時報》給朝廷發出的一個信號,接下去老子要動手了,因為章子俊沒有讓朝廷插手是因為早就知道了結果,邊境之禍,遂與明終始雲。作為穿越者,早就知道結果,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為了子孫後代隻能單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