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明時報》(八)(2 / 2)

作為六部之首的禮部,主事曹保雖然官職較小,屬正六品,卻是實職。

由此四人撐著當後台,已經把控了朝廷幾處要眼部門,像袁潔、劉壁還有親朋好友在各科中掛職,鄒智、曹保原本就是京城官宦之家,其朋黨就像是蛛網一樣密布,這些人就是《大明時報》的啦啦隊,搖旗呐喊助威的,對於章順來說不用去考慮會有同行爭鬥,地痞來鬧事,官府衙門刁難等問題。

章順一口一個袁伯伯,劉伯伯地喊著,讓這四人格外開心受用,時不時差人送來一些吃喝及生活上的用品,曹保還特地在自家府中選了二個丫鬟來照顧章順的起居,而鄒智關照幾個紈絝兒子常帶章順去城內遊玩參加一些詩會,交友集會什麼的,還有一些吃喝,每到有集就誑街。幾次之後,章順喜靜加上報社雜事增多不斷地推辭,這才稍稍地罷脫了幾位伯伯的熱情。

此時的京城雖然沒有宋時繁華,也沒有大唐的盛世,卻也是大明近幾年來少有的安穩和繁榮,隨著近年來商業的興起,那些溫暖的煙火氣兒充盈在街頭巷尾、彌漫於市裏坊間。隨著愈來愈響亮的叫賣聲一起出現的,是各式各樣的繁華商業區以及其中琳琅滿目的商品,還有豐富精彩的消遣項目。

街上有的是衣帽扇帳、盆景花卉、鮮魚豬羊、糕點蜜餞、時令果品,若是走著走著餓了,到處都是風味小吃,什麼孝仁坊的團子,賢比居的雲吞,秦安坊的十色湯團,太平坊的平安鎮糖果,“八仙樓”“乳酪張家”,平安府出品的各種方便食品,京西的碗口,河東的糕點,市西坊的泡螺滴酥……隻要樂意,任君玩個通宵達旦,穿梭在街裏巷間,“篝燈交易,識別錢真偽,纖毫莫欺。”

再有就是大明特有的教坊司斜對麵瓦舍了,瓦舍,也被稱為瓦子,是當時固定的娛樂中心,因“來時如瓦合,去時如瓦解”而得名。瓦子形似方形市場,四周圍繞著滿滿的酒樓、茶館和商鋪,中間則是定期的集市。瓦舍中,還有一個別樣場所——勾欄。此場所興起於北宋仁宗時代,裏麵設有著戲台、戲坊以及供觀眾就坐賞樂的“腰棚”,四周圍著欄杆,中間多時可容納千人。

裏頭更是花樣多。說唱、戲劇、雜技、武術,想看啥有啥。就拿說唱舉例,就包含說話、雜說、演唱等各類表演。光是說話,就能聽到藝人們講經論道、談古論今。更不必說其中的“小說”,天上地下,都能成為說書人的材料。銅鑼聲一響,藝人們擺開架式,觀眾席裏頭坐了個滿滿當當,說書人不急不慢,先來一段精彩的詩詞或引入入勝的小故事,待到觀眾來了興趣,立馬連說帶唱、繪聲繪色地細講慢解,什麼靈怪、煙粉、傳奇、公案、神仙……要啥有啥,故事怪誕,情節離奇,臨了了,還得再附上一首詩詞才算結束,起承轉合間,準管叫人“牽腸掛肚”。戲劇的看頭就更多了,傀儡戲、木偶戲隻算開胃小菜,運氣好了,還能看到藝人們的絕活兒——魔術。勾欄裏座位多,而且往往不分貴賤,碰上精彩節目,拍掌叫好的有販夫走卒,落泊書生,也有著達官勳貴。

自《大明日報》的話本《射雕英雄傳》連載以來,隨著故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說唱藝人,憑著自己的想象,發展出了許多的劇本,就在勾欄處說唱起來,可是要看到正宗的故事情節,還得等待下一期的時報,可謂八爪撓心。所以此處是《大明時報》最大消費場所,也是時事政治,各派學說、學派起爭論最多的地方。

第二十六期《大明時報》頭版頭條發布的《工商皆本》文章,徹底攪動的整個大明。隨著這一期的發行,《大明時報》也隨之把發行量提高到了三萬本後,每天都在加印中,因為有商販把《大明時報》運送到了應天府,雖然比京城晚了半個多月,可隨著後期第二十七期、二十八期的到來同樣隻是晚半個多月,在時間上也能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