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集中識字,大量閱讀,分步習作”教學體係(一)(1 / 1)

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建立一套科學的、合乎漢字漢語特點的、適應兒童學習的、合乎時代要求的、高效的教學體係。這個教學體係具有正確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優化的教材體係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原則。它是曆史的、群眾性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我從事語文教學研究40年,從研究漢字教學開始,逐步進入研究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和小學語文整體改革研究,並結合研究主編了多套小學語文教材,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實驗達30年,到過200餘個縣市:依靠廣大教師、教研人員、專家學齊的合作,逐步認識到35年前由遼寧黑山北關實驗學校創始的“集中識字大量閱讀,分步習作”教學體係,通過長期、大規模的實踐,不斷發展完善,已成為我國目前具有顯著成效的、深受歡迎的新體係,值得進一步提倡和推廣。

新體係的特點:

一、具有明確的、正確的教學目標

我國長期以來對小學語文科的性質、教學目標爭論不休,尤其是在政治動蕩、思想混亂時期更為嚴重,以至什麼是小學語文科都弄得莫衷一是,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亊。本體係從誕生的時候起,尤其是在1981年製定“實驗教學大綱”後,一直堅持語文科的工具性原理。

“實驗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基本掌握祖國的語言文字,教他們識字,寫字,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與書麵)提高聽話能力,亦即是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書的能力。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過程中,結合著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好好的學習習慣。”如果仔細分析比較當代關於小學語文教學提法,就不難發現,本體係對語文科的目標具有突出的明確態度。語文科的主要訓練內容:“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在本體係被稱為每天必念的“十字經”。目前國內學術界堅持返樸歸真,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的潮流空前高漲,終將成為主流。新體條為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二、根據漢字、漢語特點進行教學

自從本世紀20年代我國學製發生根本改革起,流傳千餘年行之有效的(盡管有曆史局限性)漢字讀寫教學傳統被漠視、否定,片麵模仿西方拚音文字教學模式的種種方案被視為新的理想。但層出不窮的無視漢字漢語特點的教學方案,無不在漢字漢語這座不能被推倒的長城麵前碰壁,曇花一現,難成體統。

集中識字教學體係(全稱“集中識字.大量閱讀.分步習作”教學體係)起源在祖國農村,創始於第一線的教學實踐者,發展於我國為期最長、規模最大的教學實驗過程中,紮根於華夏尋常百姓家。盡管這個體係不可能完美無缺,但它給我們的重大啟示在於“學習漢字漢語必須首先遵循漢字漢語特點。、本體係對曆史的重大貢獻主要就在於此。否認傳統,盲目崇外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危害值得認真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