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月夜追蹤(1 / 3)

睡夢中,蕭陰漠突然一聲尖叫:“不……不……不要……”

隨後驚醒過來,已是滿頭大汗,趕緊坐了起來,這才發現,原來隻是一場夢而已。

夢裏麵,蕭陰漠夢見五位師父一身是血,都慘遭毒害,隱隱聽見癩蛤蟆等幾位師父在夢裏哭喊著:“徒兒,我們死的好慘啊!徒兒我們死的好慘啊!你一定要為我們五位師父報仇啊,要不然,我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的……”

聽到這裏,蕭陰漠這才驚醒過來。擦了擦額頭上冰冷的汗珠,一臉悻悻然,道:“還好隻是一場夢。”這時,一陣思念心緒襲來,蕭陰漠喃喃細語道:“瘋和尚師父、牛鼻子師父、稻草人師父、殺千刀師父、癩蛤蟆師父,你們現在還好嗎?徒兒有點想你們了,真的有點想你們了。”

……接下來,蕭陰漠怎麼也睡不著,心亂如麻,總覺得怪怪的,很是難受,心就像被掏空了一般,疼痛的無法呼吸。

突然想起瘋和尚師父說過的話:孩子,日後如果遇到什麼煩心事擾亂你的心境時,你可試著讀讀這本《靜心咒》,它可讓你的心靈安靜下來。

《靜心咒》蕭陰漠早已熟記,於是盤膝而坐,閉目默念了起來。

眾生皆煩惱,煩惱皆苦。煩惱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有形者,生於無形,無能生有,有歸於無。境由心生。靜,以不動製萬動。靜,心則清,體則涼。喜、怒、哀、驚、亂、靜全由心生。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靜,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惟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住。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惟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毒欲,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太上台星,應變無停。驅邪縛魅,保命護身。智慧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這《靜心咒》果然見效,念完後,蕭陰漠心神果然清淨了不少。此時早已夜深人靜,心雖然靜了下來,可是睡意全無,隱隱能聽到窗外傳來笛琴管弦之音,猜想便是後麵qing樓裏傳來的。索性,蕭陰漠披上外套,搬了個椅子坐在了窗前。

窗外,夜色迷離,樹影婆娑。那淡淡的月光透過窗戶,照進房間,印亮了大半個房間,也留下了一個長長的、孤獨蕭條的身影。

大千世界,眾多紛紜,有人歡喜有人憂愁,有人生也有人死,有人哭也有人笑……

諸多離奇,反應的,無非就是人類內心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抬頭,凝望著半空的圓月,雙眼迷離,眼神飄忽。記得小時候,瘋和尚師父說過,月亮上麵住著一位老人,名叫月老,每當夜深人靜、月圓之時,隻要有人對著圓月虔誠許願,月老就會實現你的願望。從那以後,蕭陰漠便開始了許願,至今為止,那個一直深深地埋藏在心裏的願望,從來都沒有實現過。每每問師父,為什麼自己許下了心願,卻從沒有實現?然而,師父總是說:也許是自己不夠虔誠,也許是月老不在有事出去了,沒有聽到我的禱告,所以就實現不了,諸多借口卻信以為真。

多少年了,多少個深夜,每次都會對著月老許下同一個心願。

今天正是月圓之夜,蕭陰漠雙手合十,對著那圓月虔誠的禱告了起來,心裏默念著:月老啊!至始至終,我都隻有一個心願,您能告訴我我的親生父母是誰嗎?他們現在在何方?月老啊!求求你給我指條明路吧!

雖然知道,這完全是自欺欺人,不切實際,可蕭陰漠還是默默期待著,期待著月老能實現他的這個願望。

曾幾何時,多麼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完整的家庭,能和其他的小孩一樣,依偎在父母的懷裏,享受著那份父愛和母愛,聆聽著父親給自己講一個個不同的神話故事和傾聽著母親哼著一首首不同的搖籃曲。

曾幾何時,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和其他的小孩一樣,嬉戲打鬧,天真無邪,享受著隻有孩童才有的那份快樂和幸福。

曾幾何時,多麼希望自己能和其他人一樣,有些自己的喜怒哀樂,委屈時可以嚎啕大哭,快樂時可以哈哈大笑。

曾幾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