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曜沒計算到的是,水之都和其他兩座初生城市相比之下,是相對穩定的環境,玩家們心態雖然較為安逸,但是升級的狀態卻是十分穩定的,而另外兩座初生城市就不同了,這兩座城市的民風剽悍,就連NPC們也三不五時地來場火拚,因此玩家們也深受影響,在作任務的時候也常常因為這種NPC火拚受傷等等的不可抗力因素而中斷,玩家們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所以這兩座城市的玩家三不五時掉個級是件很平常的事。
所以整體來說,除了水之都之外的兩座城市裏的玩家,他們的高端玩家人數占有比例不多但是很強,而低端玩家的數量則比水之都多很多,畢竟那兩城的競爭太大,就算是中高端玩家也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在一夜之間從雲端墜落凡塵。
大體來說,水之都的環境才是相對穩定成長的環境,雖然比不上另外兩座城市熱血,但是隻要是進入「信仰」裏的玩家其實都還是有開創一番事業的雄心壯誌的,並不因為一個安逸的環境而消磨鬥誌。
相反的,水之都有許多具備潛力的玩家,在冷曜眼裏他們是一群還未長成、仍在隱忍之中的幼獅、幼狼,他們仍需要時間成長,在這成長之中默默等待敵人的到來,事實上,冷曜會選擇水之都,除了綰綰和商業考量之外,不無有因為這群人的在這裏的關係。
冷曜並不打算做這個遊戲的最強者,這裏的最強者是指武力上的最強,個人武力上的最強,這從來就不是冷曜所追求的,他喜歡隱藏於幕後,坐山觀虎鬥,對冷曜來說,打造一個商業帝國才是最實際的。
當然要打造這樣一個國家是需要武力在某方麵獲得保證的,不過這樣的保證並不需要一定體現在冷曜身上,在遊戲的打鬥天賦上麵,冷曜並不認為自己是最強的那一個,因此他很理智地將眼光放在了相對和平的水之都。
隻是就算眼光長遠如冷曜,有時候也會漏算一些事情,比如港都NPC們的心理活動,再比如其他兩座初生城市的情勢演變。
現在玩家們的眼光已經逐漸轉移到初生城市之外,隨著玩家們的等級提高,初生城市內的任務、設施、資源已經不足以滿足要求,所以玩家就把注意力放到了附近的城市。
就像從水之都到港都一樣,和冷曜一樣的探險先鋒其他兩座初生城市也有,不過和冷曜不一樣的是,冷曜是主動出擊、和NPC談判乃至於合作,另外兩座城市的玩家其實有一辦原因可以說是逼不得已,玩家和玩家、NPC和NPC之間的鬥爭太過厲害了,導致他們不得不向外發展,因為他們的資源就已經快被這內耗給耗光了!
冷曜在得知這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也不禁無語,難道自己在水之都這邊似乎太過安逸了?冷曜心裏生出了一絲絲危機感,他眯起眼睛想了一下,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把開通傳送陣的這個任務把握在自己人手上會比較好呢?
不過冷曜無法很快在這方麵下決定,因為這個任務頗為瑣碎,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解決的,就算手下裏麵有不少任務狂,以作任務作為最大愛好,但是他們的手邊也都累積了不少其他係統劇情、人物劇情等等的任務,實在是忙不過來啦!而且到現在這些人沒做完開通任務,這代表什麽冷曜可是很清楚,這代表著這些人手上有更多、更吸引他們的任務,開通任務被他們排在了這些任務後麵,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想要去動的。
輕輕歎了口氣,還是順其自然吧!
水之都那邊,在綰綰臨行前淚眼汪汪的拜托之下,哥德同意從冷曜手下幾個對煉金有興趣的玩家裏挑出幾個,專門教導有關於魔法卷軸的係統知識,到目前為止,成果斐然,總共五個人,已經開始少量生產召喚卷軸,並且透過交易所在另外兩座初生城市接下了不少訂單,據說反響不錯,不過他們並未出師仍讚努力學習當中,冷曜不打算讓他們再接更多的訂單,這會影響到學習進度。
說到這學習進度,冷曜也是有些怨念的,在「信仰」之前,冷曜也玩過幾款網路遊戲,這些遊戲在技能上非常乾脆,隻要係統「叮」一聲,技能就學會了,那像現在,簡直就像回到了學生時代,天天窩實驗室、抱著一堆公式書籍猛啃,隻是冷曜很清楚,這就是「信仰」的魅力所在,並不是說「叮」一聲就學會了的模式不在,這個方法仍然存在,但是所學會的也隻是皮毛,在技能製造過程中,有一定的疏失,這一切都要仰賴於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