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公開的總裁情商課
當第一期“總裁情商”課在華盛頓開始舉辦時,我向機構合夥人之一的費恩·卡列農解釋我們的宗旨:“100萬元放在一個普通人的手中,可能是一棟房子,交給一位優秀總裁,卻可能是一個商業帝國。為什麼有這樣的區別,其間發生了哪些不可思議的化學反應?我們的目標就是讓人們發現自身的變化空間,挖掘那些被埋在體內的‘總裁情商’。盡管這看起來很難,但我相信每個人可以從課程中得到進步,即便沒有機會去管理一家公司,人們也能在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
就在幾天前,國內的一則新聞吸引住了我:一個人因為房子拆遷得到了一筆巨款,這本來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好事,他卻拿著錢走進了賭場,很快就變得一貧如洗。這正應了我的觀點,當一個人不具備高情商能力的時候,不但不能管理財富,也無法管理自己。全世界優秀的總裁們恰恰具備獨特的“總裁情商”,他們在溝通、管理、思維、生活及情感領域,無不展示出一種遊刃有餘並讓人尊敬的能力。
肖先生從清華大學畢業後,獲得了父親給他的100萬元創業資金,用來幫助他創建一家科技公司。肖先生雄心萬丈,但是公司隻存在了三個月就關門大吉。總結原因的時候,肖先生說:“激動的心情超過了對風險的擔憂,我並不知道怎麼讓這些錢發揮最大的作用。懷揣夢想是好事,可我發現自己缺少一些重要素質。”
2009年,肖先生到華盛頓參加了我的“總裁情商”課程,遇到了來自波黑的維蒂奇先生。維蒂奇早在8年前就與我相識了,他也是第一批高級情商課的學員,回國後從歐洲風投機構融到了大約60萬美金的資金,開辦了一家技術性服務公司,成為了歐洲最好的管理者之一,2008年獲得了波黑企業家協會頒發的獎章,表彰他在企業管理方麵的成就。
維蒂奇與肖先生兩個人在財富管理和公司經營方麵產生的巨大差異,也讓我意識到了開展這項高級情商課程的重要。同時,最近十年來,我們也看到了一些積極成果。每年有超過7萬人在全世界各地報名參加“總裁情商”課,有超過3萬人在課程結束後的一年內獲得了一份管理崗位並成功地勝任,還有1萬人選擇了自己創業,成為一名真正的總裁;我們為穀歌、微軟、台電等世界名企和500家中資企業的管理人員提供情商培訓服務,告訴他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異的領導者,在領導自己與員工中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肖先生在華盛頓待了一個月,他幾乎每天都來,在課程的前幾天,他逐漸變得沉默。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培訓的開展,他與學員增加了交流,到微軟行政部門參觀,去通用公司的綜合管理部門了解他們的工作流程;隨後,我們邀請了全美100家公司的總裁參加活動,向學員講述了自己在剛走上管理崗位時的“黑色時光”,增強他們的自信。最後,肖先生成功地走出了失敗的陰影。
他學習了三期的課程,並不僅僅關注怎樣讓自己擁有領導力,而是重點學習如何控製自身的情緒,理性地對待他的事業。他說:“我應該針對重要的事情做決定,提升我的決定力,以免重蹈覆轍。”他意識到了情商對於命運的關鍵性影響——在此前他無比堅定地認為是財富影響人,比如父親送給他的那一百萬元創業資金讓他欣喜若狂,還沒有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就自認為已經成功了。最後的結果給了他沉重的一擊,也讓他清醒地看到了自己與那些優秀總裁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