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美聯儲的建立進一步強化了聯邦政府的權威和經濟管控力。聯邦儲備銀行是由聯邦儲備委員會進行管理的,這個七人委員會包括了美國的財政部部長和通貨檢察局局長在內,其他幾位委員也都是由總統提名、參議院批準產生的,這就決定了美聯儲的央行色彩。
同時,這也避免了日後由摩根等私人財團來救市的尷尬。在1907年的經濟恐慌中,有幾家金融機構遭遇失敗,險些引發銀行係統的全麵崩潰。當時,因為聯邦政府缺乏一個現代的中央銀行,籌集資金、拯救麵臨失敗的銀行的任務落到了J。P。摩根身上,摩根的行動突出地表明一個事實:當中央銀行管理機製缺失的時候,金融管理的權力將完全被私人企業所掌握。從某種意義上說,美聯儲的建立就是對1907年經濟恐慌的一個遲到的回應和對未來金融危機的防範。
不僅如此,成立美聯儲也是為了防範金融壟斷所帶來的政治風險。在參議院就《聯邦儲備法案》展開的辯論中,參議員斯通於1913年12月12日稱:“這些大銀行數年來一直試圖在財政部安插它們的代理人,以為自身謀取利益……我本人就不止一次聽聞,銀行家拒絕給反對他們的政治意見和目的的人發放貸款……在我們的國家,有一些銀行家是我們公共福祉的宿敵。過去,有些大銀行為了永久保持其在美國金融和商業圈至高無上的權力而執行的某些政策和計劃最終使這個國家的工業陷入癱瘓。”在當時,從總統到議員,都越發擔心金融壟斷對國家政治的裹脅乃至“綁架”。這種憂慮也促成法案以空前的速度在國會通過:1913年12月22日,法案以298∶60和43∶25分別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威爾遜旋即簽署了法案,並將簽字筆送給了歐文和格拉斯,這一法案也被稱作《歐文格拉斯法案》。當聯邦儲備銀行於1914年11月16日開業時,保羅·瓦爾堡說:“這一天可以看作美國經濟史上的7月4日(美國獨立日)。”
富有悲情色彩的是,鍍金時代遇刺的三位總統都有過對貨幣發行的憂慮和相關努力:比如林肯的無息票據綠鈔,加菲爾德在遇刺前對貨幣問題的譴責,麥金萊遇刺前剛剛通過的《金本位法》。而兩位最有作為的總統--老羅斯福和威爾遜,也都對金融壟斷給予了有力打擊。總統的命運與貨幣鬥爭緊密聯係在一起,也反映出這個時代對金融壟斷的憂慮和對貨幣政策的敏感。
在確立聯邦政府金融領導力的同時,美國政府也在運用金融手段調整社會關係,扶持弱勢群體和那些需要幫助的人。1916年,威爾遜政府通過了《聯邦農場貸款法》,成立了聯邦土地銀行,政府負擔起了為農業提供貸款的工作,進而在農民中強化了聯邦政府負責任的形象。應該說,威爾遜的第一個任期在立法方麵取得了美國建國以來少有的成就,這位從前做過教授的總統“對於國會的絕對權威勝過了他之前的任何一位總統”。而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正是因為他努力調整財富關係的作為切合了時代需求。
通過反壟斷,美國的經濟秩序得到了整治,腐敗行徑得到了根本上的抑製,而總統的強力形象也得以樹立,聯邦政府成了真正的大贏家。經過羅斯福和威爾遜的努力,聯邦政府終於從壟斷企業的巨大陰影中站立起來,證明自己才是社會生活的最高管理調節機關。經過20年的努力,可以說,進步主義政治最大的貢獻是堅定地確立並使人們普遍地接受了這樣一個理念--政府為公眾服務。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