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它必須激發內在的鬥誌,戰勝自身的軟弱,才能在世界上真正站立起來。從鍍金時代到進步時代,美國度過了一段十分艱難的歲月,並從此成為世界強國,這段心路曆程和變革之旅,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他山之石”。
這個時期極端地表現著美國曆史進程中的種種問題,但也蘊含著美國曆史上最強大的改革動能。這個時期就是進步主義時期(Progressive
Era),簡稱“進步時代”,廣義的時間段是從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狹義的時間段介於1901年至1921年間,恰逢西奧多·羅斯福和威爾遜總統執政期間,本書采用狹義的時間段,也是為了對應“鍍金時代”,即從南北戰爭結束後到20世紀初這段時間。
從某種意義上說,進步時代的曆史意義不僅在於對鍍金時代的反思和超越,更在於破解了大國崛起的瓶頸問題,同時也幫助美國人找回了一度失落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1876年是美國建國一百周年。但當人們回顧美國百年輝煌時,卻無奈地發現,美國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在一份為百年大慶寫的充滿激情的祈禱書中,人們呼喚:“上帝救救我們的共和國吧!”
應該說,這一時期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速度達到了曆史頂點,但它所帶來的貧富差距和道德淪喪也達到了驚人的地步。在這段長達三十多年的黑色年代裏,所謂的“工業文明綜合征”表現得淋漓盡致:官商不分,以權謀私,上行下效,賄賂公行,物欲橫流。
當時經濟生活的混亂是今天的美國人難以想象的。在西進、開發的旗號下,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遭到破壞性開發和浪費性使用,勞動者每天要工作12個甚至16個小時,薪水卻少得可憐,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消費者權益無人保護,壟斷公司收買政客破壞經濟運行的健康環境……美國經濟生活烏煙瘴氣、混亂不堪。愛默生對此描述道:“波士頓的比考恩大道和弗農山莊的大街小巷都彌漫著銅臭。在律師的辦公室,在港口碼頭,到處可見這種卑鄙齷齪、渾渾噩噩的陳腐之氣。”
坑害消費者的行為已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在芝加哥的一個肉食罐頭加工廠,為了填滿食品罐,裝罐工在資本家的指使下,毫不猶豫地使用腐肉、痘肉、內髒甚至老鼠肉。這被厄普頓·辛克萊寫進了名著《屠場》中,激起民憤,也引發了美國曆史上最重要的食品安全變革。
混亂的另一個表現是壟斷盛行。約翰·洛克菲勒、安德魯·卡內基、J。P。摩根、傑伊·古爾德、詹姆斯·梅隆,在一個又一個工業領域內建立起自己的帝國,他們壓製競爭、維持高價低薪、獲取政府補貼。
這些行業是“福利國家”的首批受惠者。在世紀之交,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已壟斷了全國的電話係統,國際收割機公司生產的農用機器占市場份額的85%。在其他每一行業,資源都被集中控製起來。銀行也大為青睞這些壟斷公司,甚至為這些實力雄厚的公司董事們創建了專門的聯絡網,每家壟斷公司的董事同時也是別的許多家壟斷公司的董事。據20世紀初期的一份參議院報告說,摩根在其極盛時期同時兼任48家壟斷公司的董事;洛克菲勒則集37家壟斷公司的董事於一身。
與壟斷相對的,則是社會貧困的惡化、階級對抗的加劇。到1890年時,美國富有階層與貧困階層平均占有的財富竟相差近兩千倍。一麵是暴富者揮金如土,一麵是勞動者大麵積失業和為生存奔波。資本家暴富的過程沾滿了勞動者的血汗。州際商務委員會1889年的記錄顯示:當年僅鐵路工人的死傷數量就達2。2萬人。這一時期,美國工人和農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剝削和壓迫,社會保障也無從談起。
社會危機一觸即發。1873年,美國爆發了曆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642家銀行倒閉,1。6萬家公司破產,20%的勞動者失業,全美各地爆發了示威遊行,罷工浪潮席卷全國。在此之後,罷工成為美國社會的常態,並且很多都伴隨著流血衝突。令美國工人憤恨的是,政府成了資本家的幫凶,多次動用國家機器鎮壓罷工,這加劇了社會對立,嚴重削弱了政府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