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的確是個好名字,取自‘朝弄丹霞卷,夕尋紫槿書。’據傳說這《丹霞卷》是上古流傳的典籍,全書共四部,分別是經、史、子、集,而《紫槿書》也是上古流傳的的典籍,相傳這《紫槿書》是一女子所著,書中記錄的是尋常女子的不尋常,這些女子雖不是傾國傾城,但是卻俱是賢良淑德、善解人意之人,堪稱女子的典範。據傳,《女誡》《女則》《女範》這三部都是《紫槿書》中所流傳而來的。這名字做女孩名實在是構思巧妙,寓意甚好呀!”之後這位劉幀又給孩子們講了一些趣事,天色稍晚時,孩子也紛紛起身拜別離去。
翌日,四大親王又有詔曰:太祖晏駕,國喪期間,六宮鳴鍾,以寄哀思。新春臨近,萬戶掃塵,禮不可廢。錦京掃塵,一切從簡。在外掃塵,禮全即可,除卻祭祀。除夕之夜,禁換桃符,禁貼年畫,禁鳴爆竹。隻許守歲,緬懷先祖。正月初一,禁登門拜年,一律以飛帖代之。正月初二,禁歸寧省親,一律以禮送之。禁祭拜財神,禁舞獅耍龍。上元之夜,禁出門賞月,禁燃燈放焰,禁猜燈謎,禁吃元宵,寒食三日,以慰太祖。
在錦繡素有“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新春掃塵的塵禮。按錦繡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新春來臨,錦繡的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祭祀除塵神仙。在富貴人家還會請法師做塵禮法事,裏裏外外驅妖除怪,祭祀除塵神仙。這是錦繡迎新春的一個重要習俗。雖是因皇帝駕崩,塵禮從簡,氣氛也冷凝了一些,可是在塵禮禮節上卻不可馬虎,隻是一家人低調地按照往年的禮節打掃收拾,撣塵拂垢,疏渠浚溝,略去祭祀。
除夕守歲本是錦繡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錦繡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因太祖駕崩,國喪期間除夕之夜也是過得極其簡單,不聞鞭炮聲,不見新桃符,處處皆冷清。葉家就連年夜飯也是十分簡單,隻四菜一湯,四菜皆素,隻一道湯為骨頭湯,文卓也從墨南縣城回來與他們一同守歲。
基本上新春佳節的所有娛樂活動都被取消,所以過得十分無聊冷清,完全沒有了葉紫尋所期望的熱鬧喜慶,不過她對錦繡的新年風俗也有了大概了解,和前世差別不大,隻是更加繁瑣和鄭重,最重要的祭祀祖先也在新春舉行,隻是今年祭祀和娛樂活動都被取消了,所以一家子隻能自娛自樂,於是乎葉家這一家子便日日在家玩起了葉子戲,也就是前世所說的紙牌。這葉子戲共一百二十張牌,分為“萬”、“條”、“餅”三門,另加“紅堂”、“子華”、“洋千”均稱“老妖”,這牌麵的圖案設計精細、美觀,紙牌的一端繪有:萬、條、餅的識辨圖案和一至九的數字標記,另一端則繪著精美的人物圖案。葉子戲的規則和前世所玩紙牌也大同小異,葉紫尋看著看著便直犯困,不一會兒也就睡著了。
總之,葉紫尋來到錦繡的第一個年頭天嘉十一年就在淡淡的悲喜交加中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