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是耶非耶(6)(1 / 3)

這是金庸真實的一麵。掌聲之後,他也有孤寂和落寞,更有惘然和茫然,這一切同樣真實。有人說他的小說除了《天龍八部》《鹿鼎記》,都給人“回首當時已惘然”的感覺。他回答,“惘然”其實《天龍八部》裏也有。

① 轉引自楊莉歌《金庸傳說》,308頁。

② 金庸《深摯熱烈的演出》,轉引自翁靈文等《諸子百家看金庸》三,155頁。

我覺得人生永遠美滿似乎都不太可能,就算最後圓滿,茫然的感覺也在所難免,一切目的都達到了,還是很空虛的。

茫然之感,恐怕更能貼切地傳達出人生百態的訊息。我常想著:什麼樣的感觸都會在時間中淡去,淡成了茫然。①

① 杜南發等《諸子百家看金庸》五,77、143頁。

參考文獻

浙江省立臨時聯合中學檔案,杭州市檔案館藏(檔案號1029)。

浙江省衢州中學民國檔案,衢州市檔案館藏。

民國東南日報社檔案,浙江省檔案館藏。

《東南日報》金華版、南平版縮微膠卷(1941—1942),浙江省檔案館藏。

《東南日報》杭州版縮微膠卷(1946—1947),浙江省圖書館古籍部藏。

《時與潮》半月刊(1947—1948),浙江省圖書館古籍部、溫州市圖書館藏。

《大公園地》(1947—1948),王芝琛、許乃玲提供複印本。

《明報》縮微膠卷(1959—1996),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明報月刊》(1966—2011),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明報周刊》(1968—1994),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三十五周年紀念號》,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四十周年紀念號》,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創刊四十周年暨明報出版社成立二十周年特輯》,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大公報》縮微膠卷,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香港商報》縮微膠卷,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文彙報》縮微膠卷,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新晚報》縮微膠卷,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長城畫報》(1957—1958零星),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海光文藝》(1966),香港大學圖書館藏。

《解放月報>(1987—1989),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藏。

《金庸圖錄》,《紫荊》特刊2009年第1期。

林歡《中國民間藝術漫談》,長城畫報社1956年。

查良鏞《香港的前途》,明報公司1984年。

《金庸作品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金庸《袁崇煥評傳》,收入《碧血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金庸《卅三劍客圖》,收入《俠客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金庸、梁羽生、百劍堂主《三劍樓隨筆》,學林出版社1997年。

金庸、池田大作《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金庸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06年。

金庸《論嶽飛與秦檜》,《新華文摘》1998年第2期。

金庸《兩種社會中的新聞工作》,《新聞記者》1999年12月。

金庸《走近蔡瀾》,《中華讀書報》2002年7月3日。

沈西城《金庸與倪匡》,香港利文出版社1984年。

石貝《我的老板金庸》,富達出版公司2005年。

周榆瑞《彷徨與抉擇》,香港時報出版社1963年。

江堤、楊暉編選《金庸:中國曆史大勢》,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金庸華山論劍》,陝西華山旅遊發展總公司縮印,2003年。

羅孚《文苑繽紛》,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羅孚《南鬥文星高》,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

羅海雷《我的父親羅孚》,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11年。

章克標《世紀揮手》,海天出版社1999年。

陳子善編《董橋文錄》,四川文藝出版社1996年。

《董橋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

董橋《文字是肉做的》,文彙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