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淵源(1 / 2)

手裏捧著盛有金剛果的盒子,王竹也是一番激動,畢竟從那天雲山和獨明的對話,以及獨明當時麵露困難的情況來看,這個金剛果絕非凡品,也必然不是易得之物。

本以為這個看起來十分不靠譜的師父,在回到山門後就不見了,是因為把自己帶回紫雲山後就閑雲野鶴去了,可是卻沒想到獨真為了他跑了一趟七苦寺,來來回回上千裏路的艱辛不提,而為了得到金剛果必然也是犧牲頗大。

“多謝師尊為了弟子修真之事勞煩。”

看到王竹那一本正經而且眼淚隱隱有點淚光的樣子,獨真一下子就看穿了王竹的心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還摸了摸王竹的頭。

“我說乖徒兒,你別想那麼多,我老人家雖說是辛苦了一下,但是其實也沒你想的什麼爬山涉水,哭爹求娘才得到這個金剛果的。來來來,師父給你普及普及我們門派的故事,順便等等師姐,她剛才火符給我,讓我們在這裏等她來著。”

接著獨真又帶著王竹和善宇一起走進了那座久昌殿,隨意的找了幾個蒲團坐下,緩緩地道出了七苦寺和玄黃門的淵源。

原來玄黃門開派祖師天地散人在成為修士之前,為了生計,曾是七苦寺的一名小沙彌,負責七苦寺的菜園子的日常管理。

七苦寺是這些大門派裏少有位於人世間的,除了一些佛教修真者外,也有如一開始的天地散人一般的普通僧人。

可是後來天地散人的師父卻自稱得到天機,讓天地散人還俗而去,而天地散人也確實離開七苦寺後有大機遇,大智慧,大毅力,最終成為天地間數一數二的人物。

而成為頂尖的道家高手之後,天地散人卻沒有忘記七苦寺,先後幫助七苦寺度過了兩次危難,而七苦寺的高僧也感激於他,更是在玄黃門成立當天,就派人送來了久昌殿外的七個大鼎。

“雖說佛道之爭搞得我們道門和他們佛門是有點不對路,不過我們玄黃門是個例外,我們是道教裏麵少有的和佛門關係比較好的。這次我老人家去,用三寸不爛之舌找七苦寺的空智單獨談了談,順便靠兩派幾千年的香火情和幾張沒什麼用的紙符就換了這麼三個金剛果。不過那些和尚好小氣,把品相最差的三個換給我,想必祖師他絕不是什麼被規勸出他們七苦寺的,而是受不了那些人的小氣,哼哼。”

聽著獨真就這麼毫不顧忌自己在門中的地位而自吹自擂,還這麼尖酸刻薄地評價天下四大正派之一的七苦寺,王竹和善宇兩個人隻能迫於獨真的身份,不停地擦著頭上的汗水點頭稱是,而善宇更是不住地在內心勸解自己要淡定,還一邊給獨真拍馬屁。

不過王竹卻疑惑著,香火情或許是有,但是那可是過了幾千年的香火情,而獨真胡攪蠻纏自戀無比的性格也或是原因之一,但是對於金剛果這麼珍貴的東西,想必換做更死皮賴臉的人,來胡攪蠻纏一陣,七苦寺也不會拿出來的。隻有那幾張所謂的“沒什麼用的紙符”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