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不能在你的同意書上的簽字了,我會聯係張秘。”劉醫生的語氣不縱容也不對抗。

已經站起來的範慈恩坐回去,把桌麵一本量表拿過去若無旁人的撕了一頁,量表上的東西並不陌生,問題對應可勾選的方框,一行淺字寫著從0-4分別代表的程度。

0:沒有;1:輕度;2:中度;3:偏重;4:嚴重。

劉醫生覺得不對勁,她太不對勁了,她從櫃子裏拿出幾張量表加進去。

範慈恩拿起一支筆開始勾選,“劉醫生。喜歡一個人會變得愚蠢嗎?會失控。”

【1.頭疼。】

0。勾選。

【7.感到別人能控製你的思想。】

2。勾選。

【76.別人對您的成績沒有做出恰當的評價】

4。勾選。

通常患者在做量表時,劉醫生不會和患者溝通,既然患者主動問了,那就是她們需要答案,劉醫生端正了坐姿,把眼鏡摘下來擦拭,擦完收進了抽屜,拿出記錄本。

這一套動作她做起來順暢,這個患者不喜歡醫生戴眼鏡。

“你感覺有人讓你失控了?”

“一直都有,從上次之後。”

劉醫生自然翻看了一下上次谘詢的鬼畫符記錄,繼續道:“還是上次那個女人。崔靜。”

“是。而且我感覺我在被愚弄。”

“愚弄?”

“忽冷忽熱,這種感覺很不好。”

斷斷續續的對話裏,二十分鍾後,範慈恩把做完的幾套量表推過來,這其中包含著詐病量表和說謊量表,劉醫生麵上不顯,內心凝重。

她開始計算。第7條反映精神性,第76條對應偏執,量表計數分和以往相比並沒有太多改變,依舊是中間高值。

範慈恩本就有病。

劉醫生看完所有量表重新戴上眼鏡,凝重放下幾分,她的眼鏡又能戴上了。沒什麼問題。但僅量表還不夠打消她的擔憂。

“能談談那個女人嗎?”

“很不好。我感覺很不好。我覺得我現在有點蠢。”範慈恩眉皺得很深,“我總是會去想她是什麼意思。她的行為、她說的話。可能什麼意思都沒有。看她在做什麼,看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很空。裏麵什麼都沒有,她看不見我。”

“她為什麼看不見我?”範慈恩問。

比起崔靜為什麼看不見她,劉醫生更關注患者本人情緒。“你覺得這種情緒很陌生?所以你無所適從。”

“我很陌生。也很煩。”

“這種情緒並不是很罕見的情緒,很多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都在體會這樣的情緒。人是社會性動物。你對別人沒有這樣的感覺。”

劉醫生最後一句並非詢問,而是肯定。

人生是社會性動物。過去裏她一直都在耐心引導範慈恩認識自己的行為,認識自己的危害。但她始終沒有辦法和人建立正常聯係。

她隻有自己,自己的興奮和憤怒,有時候一點小事情也能引起她的暴怒和失控。她需要融入社會,但沒有讓她有感覺的人,包括她的家人。她骨子裏看不見所有人,很少期待。

“沒有。”範慈恩搖搖頭。

“現在也還是……對你父親沒有任何感覺?他的期盼或失望,他情緒上向上的反饋和向下的反饋?”劉醫生抬手比劃了一個升高、降落的動作。

範慈恩再次搖頭。

“這個問題你已經問了很多遍。”

劉醫生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