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1)(1 / 2)

春暖花開的季節,齊明刀來到了古都長安。

清晨,齊明刀從關中平原西北角的四郎河邊起身,搭乘長途公共汽車直奔長安而來。四郎河流不很遠便注入涇河,涇河再往東南流入渭河。公路沿著涇河邊沿蜿蜒伸展,再離涇渭河交會不遠的地方翻過渭河,再延伸不遠就到了長安城。

齊明刀是頭一回離家到幾百裏外的長安城去。事事操心的媽為他換了季,棉襖脫下,毛衣穿上。毛衣的毛是媽從自家養的羊身上剪的,線是媽親手紡的,毛衣是媽親手織的,而且用土法染過,染得不太均勻,白白綠綠,大老遠看像是花毛衣。毛衣外邊,套件舊軍裝。

那是叔父從部隊上複員回來專門送給他的。原來說要送一身,因為他沒有考上大學,就隻送了一件上衣。他得了寶貝似的,壓在褥子底下,平常不穿,外出或逢年過節才穿。幾年下來,倒沒有破損,隻是洗刷得泛白了。褲子呢?是媽點燈熬夜,抽去棉褲中的棉絮做的夾褲。鞋呢?是媽新做的千層底條絨方口布鞋。外出的是兒,忙奔的是媽。古人說得真好,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想到媽,齊明刀的心裏就暖洋洋的,像車窗外初春的陽光。

齊明刀帶著媽的溫暖,抱著一個係著紅塑料繩,裝酒用的紙箱靠車窗坐著。齊明刀謹慎小心的樣子表明:紙箱裏裝的不是酒瓶。

齊明刀探頭望望窗外,山嶺漸漸被汽車拋在後邊,丘陵平原漸次鋪展開來。麥田返青,麥苗生長,麻雀烏鴉落進去便埋沒看不見了。在這涇渭兩河流域的山嶺丘陵平原間,埋葬著周秦漢唐幾十位皇帝和不計其數的王公貴戚和大臣將軍。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埋人挖墓穴、掘土燒磚瓦、翻土地種莊稼,隨時都有可能一钁頭挖個錢罐罐。齊明刀把紙箱又往緊裏抱了抱。

汽車翻過渭河橋行不遠,齊明刀就看見了高樓參差林立的長安城。一看到長安城,齊明刀的心髒就像發情的雄鹿一樣狂蹦亂跳,把胸腔撞得咚咚直響:長安城,這就是長安城!我看見你了!

汽車到西郊客運站,齊明刀雙手拎著紙箱出站走上大街。齊明刀順著大街兩旁高樓大廈夾出的空間望去,望見了長安城的西城門樓。西城門樓聳立在城牆之上,頂端齊天,四周飄浮著雲彩。齊明刀想起師傅貨郎苗行前說的話,不登城牆,不上城門樓,便不算到過長安城。齊明刀邁開大步,隨著大街上的人流往西城門樓走去。

齊明刀站在西城門樓前的廣場上,眯著眼睛,心情激動地欣賞著西城門樓。西城門樓三層屋簷疊加,十二個翹角飛掛八方,中脊厚實平穩,首尾遙相呼應。樓上幾列箭窗直窺西麵開闊天地。城牆正中閃耀著三個巨大的金字:安遠門。城樓兩邊,是筆直陡立的城牆,城牆下,是環繞而去的護城河。

齊明刀雖是初次看到長安城,可關於長安城的曆史,師傅貨郎苗已給他絮叨了不少。文王定灃,武王治鎬,秦皇建都鹹陽。漢王劉邦進軍鹹陽又還軍灞上,而楚王項羽一來,一把火把阿房宮燒個精光。僅此一把火,項羽就該受垓下重罰。別看劉邦是個小亭長,卻懂一些陰陽風水,得天下後將宮城移到渭河南岸。武帝劉徹秉承祖業,大興土木,建了氣勢恢弘的漢長安城,可惜讓亂臣賊子董卓給毀了。你想,毀了長安城,呂布能不提槍取他的人頭嗎?!隋唐時,李淵父子領兵取天下,又在漢長安城廢墟偏東南的底窩上,建了唐長安城。

漢長安城西麵有直城門,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唐長安城這安遠門,是直通西城大道的起點。自安遠門西至唐王朝邊境,有一萬二千裏之遠。每逢西北邊關狼煙燃起,大唐將士便在校場誓師,然後出安遠門征討。將士出征,天子必然親自送到安遠門外,說一番保家衛國、建功立業、激勵鬥誌、鼓舞士氣的話,最後說一句:朕等你們凱旋歸來,到時候朕在這安遠門外擺千桌宴犒勞三軍。將士們山呼萬歲,敲著震天動地的金鼓,唱著氣壯山河的出征曲,一路旌旗漫天,往西而去。

齊明刀聽師傅貨郎苗講過不少長安城的史話,今日又看到長安城西門樓,心情格外激動,但他明白,要摸著長安城的靈魂,那還差得遠呢。

這城門樓這麼高哩,冒天哩,挨著雲哩;窗戶這麼多哩,幾排排哩;樓頂上的琉璃瓦那麼亮,放著光彩哩!鄉下人要是蓋這麼高這麼大個門樓,壓根兒就不用再蓋上房了,光這門樓裏就能住祖孫三代幾十戶人哩。城牆這麼高這麼寬厚,比電視上的萬裏長城還強哩。還有這護城河,灌滿能撐大船哩!

這城門樓上沒有一個人居住,全讓馬燕住著。馬燕比鄉下的春燕大,翅膀長,爪小腿短,歇棲在高處,起飛時一縱身,從門樓的窗台上躍向空中,在空氣中下沉一段,再借勢淩空展翅,衝天飛起。風起雲湧,暮雨欲來時馬燕就聚群高飛,結對盤旋,或者圍繞城門樓,或者鑽入雲彩中。馬燕吱吱鳴叫著生活在空中,吃空中的蟲子,喝護城河的水。馬燕喝水的姿勢真是瀟灑漂亮,一個俯衝,掠水麵而過,水麵泛起小水點。瞧這馬燕,比鄉下的春燕住得闊呢。我齊明刀要是一隻馬燕,住在這城門樓裏,那我就是城裏人了!那該有多麼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