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8-21日,“零極限健康靜心”文化參加了第三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在文化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粹菁華”展區裏,“零極限健康靜心坊”吸引來眾多的眼球。
新華社北京2010年11月26日專電——
……
“零極限健康靜心文化”旨在激發社會的每一分子調整正確的價值取向,弘揚傳統國學的道德準則,規範個人不和諧的行為,首先實現個人小宇宙的和諧統一,進而實現個體與社會,個人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和諧統一。
晨報記者趙昀2010年11月24日報道——
在11月18日“第三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中,文化部專門設立了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粹菁華”展區,裏麵有間“零極限健康靜心坊”,坊間文人雅士、茶藝古琴,處處透著傳統靜謐的美。女主人吳雲豔素麵朝天席地而坐侃侃而談的不是她過去媒體人的生涯、白領高管的資曆、暢銷書作家的成就,而是她經過一年半修心靜心後得以與專家對話的“開悟”和她創作《零極限健康靜心係列叢書》的初衷:“我寫的不是養生術、不是配方,我寫的都是無私付出公益心人”。
吳雲豔說,現在很多養生健康書籍都是專家在探究別人的靈魂,而她卻是在探究專家的靈魂,她讓運用“身心靈智慧”成功的音樂家、舞蹈家、企業家們說出自己的故事,讓讀者從中獲取不同的人生經驗。這套係列叢書的核心價值——“零極限健康靜心”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將隨後在吳雲豔另一本《零極限健康靜心》中充分展現,那是她“身心靈”親身體驗的結晶。
吳雲豔一直注重自己的“心靈”建設,她說每個人都會出現心靈問題,心靈有問題才會出現心理問題,隻解決心理層麵的東西是治標不治本的。此外,現在太多人過度注重身體上的修煉,而內心的缺失無人指引,一旦產生糾結沒有人能幫他走出來,“大家都需要建設自己的心靈小屋,實現自我突破!”吳雲豔說,“人們的心靈問題大致是由情感、事業、家庭變故三方麵產生的,人們內心的糾結、衝突、矛盾是因為活在自己的認知世界裏,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教導大家應該不偏不倚接受東西而不要絕對排斥,所以隻有突破自我固有的認知,人才能成長。”人的這種成長需要分三步走:淨心、靜身、境界——淨心就是要去除心毒回歸本然,要糾正自己的價值觀、價值取向和對生命的認知;靜身,就是要實現人體小宇宙的和諧,對應的大宇宙才會給予智慧;境界就是在淨心、靜身之後所能達到的某種標準。
“靜下來,心歸於零,找到心靈世界的祥和與能量,實現身心靈的和諧統一……”吳雲豔倡導的“零極限健康靜心”是走在經濟發展最前沿的精英人士最需要的一種生活方式,她願意以即將發布的這套係列叢書為起點,用五年、十年甚至自己的餘生向社會推廣這種理念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