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吳雲豔已經18年了,知道她在策劃和寫作《零極限健康靜心係列叢書》也近一年了。這次她告訴我此套書要出版了,我不禁為她感到欣喜。但她請我幫她就此套書的出版寫點什麼,我卻深感力不從心。因為,我既不是作家,也不是學者,更不是名人,隻是一個從事外企人力資源工作20年的“服務員”。可是就她對我為人的了解,她會想到對於她的請求我難以推脫。因為她所從事的靜心文化傳播不僅是為有心靈痛楚的人們尋找心靈出路,或為一些心靈和心理糾結的人們助上一臂之力;同時創作的過程也是自我淨化心靈的有益過程。更何況,她的書不是忽悠人的說教,而是在經曆了種種心靈煎熬、掙紮之後的生命感悟和內心道白。
吳雲豔是一個意誌頑強、鍥而不舍、聰明能幹且效率極高的堅強女人。但在堅強的背後卻隱藏著她的軟弱。關於這一點我們曾多次談及。由於她真誠、本色的本質以及對我的信任,在觸及一些心底問題時她對我也從來都不避諱。我們十幾年來曾很多次探討國學、探討傳統文化與人生的話題。我們談到:人生的真正愉快是不可以失去的,精神的愉快也非金錢所能換來的。人通過靜心、修心、修身找到本然的自我,激發內心真正無條件的快樂,讓我們的生命有價值有意義,這就是真正的心靈健康和心理健康。而這種心靈和心理的健康更在極大的程度上左右著人們的生理健康。所以人的身心靈應該是和諧統一的,隻有身心靈和諧統一的人才是快樂和健康的人。這點許多人理論上都似乎很認可,但未必真的願意花精力花時間去用於自己的心靈建設,也就是吳雲豔提到的建立自己的“心靈靜心屋”。這其中最大的一個障礙就是“不舍得”戰勝自我,不敢於麵對內心真實的自我裏不潔的東西。不敢麵對自然就談不上拋棄自我,談不上“淨心”和“靜心”了。“靜心”是戰勝自我的前提。吳雲豔對“靜心”的闡述未必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她自己也未必完全做到了戰勝自我和徹底的“淨心”和“靜心”,但按她的話說她已經是“認真行走在靜心、修心道路上的心靈探索者”。她用心靈寫出的東西至少可以給許多“舍得”戰勝自我的人們不少有益的啟迪。
在《吳雲豔:零極限健康靜心》一書中吳雲豔寫道:“任何靜心背後都是傷痛。”心靈的平靜之需緣於不堪心靈的痛楚,緣於擺脫心靈桎梏的渴望,緣於尋找心靈自由的夢想……
傷痛不夠是不會想到要“靜心”的。在眼下過於浮躁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難免再三吞下難以言表的酸楚和痛苦。原本“痛楚”與“靜心”並無直接關係。然而眾所周知,治療生理之疾也需以靜養為基礎。同樣,療愈心靈心理之患,“靜心”可謂一味治本治根的良藥。“靜心”實際是一個“淨心”過程的結果。關於“零極限”理念,吳雲豔援引了幾位國學專家名人學者的論述,或可淺顯概括為一種“狀態”和一種“適度”。也就是說,既要讓自己的心境平和安詳下來,擺脫世間名利欲帶給自己的種種煩躁和煩惱,也不能過分壓抑厭世而陷於對人生的心灰意冷。終歸生命還是可貴的,人生也是美好的。
身為外企人力資源業的“服務員”,深知白領職場競爭激烈,人際關係複雜,員工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都非常大。心靈和心理的毒素如同浮塵時時侵擾他們,各種心靈心理的糾結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因此想到,吳雲豔的《零極限健康靜心係列叢書》也許會對白領是一味療愈心靈和心理之患的良藥。
吳雲豔曾經出過不少商界、外企的暢銷書,都是她遊走在職場和人生的實踐蹉跎、真實捕捉以及親身經曆的結晶。因此讀她的書更感到內容的鮮活、語言的樸實以及與生活的親近。希望讀者閱讀此套書之後能夠有更多超出它本身所能及的收獲。
北京外企服務集團副總經理
北京中外企業人力資源協會會長
2010年12月14日於北京
七年前,我進入FESCO,籌建了方勝保險經紀公司,為包括世界五百強在內的上千家外企和近十萬名外企高管和普通白領們提供員工醫療保險、福利及健康管理服務,從而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到了大量的高端企業,活生生地了解到外企白領的真實的工作狀態、生活狀態以及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狀態。
圈外人看外企人,光鮮亮麗,極盡虛榮浮華和火暴風光,擁有著成功的喜悅和看起來很美的人生旅途。做個外企人,成為無數年輕人向往並追求的職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