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 番外四:民國八年(1 / 3)

民國六年,正值春和景明,開了春之後,農戶們便迫不及待地將從政府領到的新一代種子在地裏播下去,連續兩年的大豐收讓他們對未來的日子更加有盼頭。更別說今年他們還領到了新的種子——玉米和土豆。

這是奉天那位林棲桐先生帶領著奉天試驗場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來的改良種,雖然今年隻是試驗階段,但是老百姓們的熱情依舊很高,非常有信心。

在葉鴻鵠絕對不出差錯的層層保護下,林葳蕤如今的芥子空間儼然成了一個大型的種植試驗場,林葳蕤已經不單單隻是利用芥子空間的靈潭水,他在試驗後,發現直接將種子在芥子空間裏的泥土上進行雜交配種,能夠培養出性狀優秀、產量增強甚至是可遺傳的種子。外人不知道,隻以為是林先生運氣好,才能每次都剛好雜交實驗培養出需要的種子。

不過在多方討論下,目前這種種子被暫時隱瞞了下來,也沒有傳播。這些種子在未來比如技術交換、甚至是戰後格局分配中將作為巨大的籌碼。

就是在這樣一個萬物複蘇的時節,遠在大洋彼岸的歐洲人民,卻是飽受戰火摧殘,家破人亡,田間顆粒無收。

三月,協約國組成代表團來華,華國麵臨著是否要對同盟國宣戰的兩難抉擇,不僅是國內吵成一團,國會更是分成完全對立的兩派,每次商討的時候拍桌子衝對方噴唾沫星子是常態,有時候還要上演全武行,畢竟議員裏頭還有不少武人。

其實早在一年前,錯估了戰爭時長的鷹國人便借由公使向宋元駒內閣傳達了他們女皇的旨意,希望華國能夠對德宣戰,與他們結成盟國,赴歐洲戰場支援。宋元駒表麵上答得好好的,轉頭就把鍋甩給了國會——根據華國的法律,對他國宣戰需要經過國會同意。於是國會的扯皮就來了,一扯就是一年,裏頭還有德國公使的暗中斡旋搗亂。

如今歐洲陷入僵局,眼看著雙方僵持不下,情況一天比一天糟,於是協約國大佬們開大會後拍板決定,趕緊找外來盟友助陣,先是去拉了一個大西洋東岸的山姆大叔軍團,回頭就來找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華國。

七月,吵成一團的國會終於定出了一個章程,決定放棄中立國身份,對德宣戰。雖然新生的民國如今立了起來,但在國際上卻依舊是東方病貓的形象,地位不高,此戰既為宣揚國威,也為戰後世界格局的重新分配做準備。

當年十一月,繼山姆大叔之後,華國遠征軍也赴歐洲參戰,此次出戰牽動無數人心扉,畢竟領軍的是海陸空大元帥葉誌之。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時,華國北邊,再也忍受不了沙俄統治的老毛子終於在國內發動政變,推翻了沙俄建立了新的政權。至於抗議華國人趁火打劫的聲音,則通通淹沒在了戰火中,估計得等到新生的政權在列強的包圍下生存下來穩定發展時,才有資格和能力商談這件事情。

在外援的幫助下,來年冬,歐洲熊熊燃燒了四年的戰火終於被熄滅,人們在戰壕裏、在大街上歡呼著,哭泣著、親吻著,聆聽和平之音,感謝主的降臨。

民國八年一月十三日,臨近華國春節,各國首領齊聚巴黎召開戰後會議。

駐法華國公使館內,眾人圍著壁爐取暖邊閑聊。

“國外這地兒倒是比我們那暖和多了。不過再暖和,沒法回去過年也不是個事兒呀。”

“洋人們沒咱過年的傳統,瞧瞧這定的是什麼日子,年關的時候開會!”

“得了吧,你們倆,讓你們來是來工作的,能夠跟著大少來國外辦事是多少人爭著搶著的活,別得了便宜還賣乖。”

這幾位正是有鳳來居的高層人員,前頭說話的兩人笑笑,沒反駁他的話。

戰後的浪漫之都雖然經過整修,但仍然可以看出戰火的痕跡。七輛插著紅色國旗的轎車緩緩行駛過破敗的中央大街時,引來很多法國當地人的注視。

車內,坐在前排的吳冕和開車的江坤麵麵相覷,彼此仍心有餘悸。今天是大會第一天,爭議是必然的,各懷心思的諸國不可能在短期內達成一致,很多首腦都拋開了所謂的紳士風度,用談判團的團長顧維芳的話來形容就是一個字——“凶”。兩個字就是“超凶”!

作為戰勝國,苦盡甘來的諸國在瓜分勝利果實時,隻能維持住表麵的和平,主要的幾個大國首領的語氣和態度都很傲慢,但全場最凶最強硬的莫過於自家大帥了,連吳冕和江坤都被震住了。不過葉鴻鵠這樣的態度也是極有好處的,起碼為緊接著上場的華國談判團打下了強硬寸步不讓的基礎,就算他接下來隻會在簽字儀式上出麵,也不妨礙他們把該拿的拿到手。

車子到達公使館,一路上閉目養神的葉鴻鵠不等後頭的談判團諸人,率先下了車。後頭跟著的幾位外長和駐外公使見狀,彼此笑笑,各自回房休息去了,畢竟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還有很多嘴仗要打,今天還隻是個開始。

屋內,林葳蕤剛好走出會客廳來送客。

“合作愉快,替我傳達對凱瑟琳伯爵夫人的誠摯問候,另外麻煩秘書長閣下向總理閣下轉達我的謝意,宴會邀請的事情我會代為轉告元帥先生。幾位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