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誤會臣的意思了。”
楊道煥語氣不急不忙,“臣是說,對付他們容易,他們背後的傳旨升官的那批人如何處置,殿下可有想好。”
“嗯……”朱祐樘眉頭微皺,“孤定要鏟除二三賊子,借此以正朝綱。”
意思很明白,你給我想辦法,我反正要除掉李孜省他們。
“臣,遵旨。”
楊道煥心裏無奈,嘴上卻是義不容辭。
朱祐樘滿意的點頭。
他感覺自己找到了正確的方式,直接把事甩給楊道煥就行,他一定有本事辦到自己心坎上。
咳咳咳!
朱祐樘輕咳幾聲,感覺有點站不住了。
李廣見狀,趕忙讓宦官抬來椅子。
“賜他一個座。”朱祐樘坐下後,指了指斜對麵。
稍後,一個圓凳子放在朱祐樘剛才指的位置。
楊道煥謝恩後,淺淺的坐下。
兩個人就在畫像前,一東一西,一正一斜的坐著,燭光閃爍,忽明忽暗。
映照在兩人臉上,明明相差一歲,卻感覺差了一輩。
朱祐樘出閣讀書很早,胡子早就留起來,一把胡子顯得年齡感上了十年。
楊道煥相反,隻要能不留胡子就不留,加上體質鍛煉,整個人顯得朝氣蓬勃。
不過,兩個人的心思都不在這上麵。
朱祐樘很快拋出一個新話題,“孤想盡汰番僧,卿如何?”
“不可!”回答的很肯定。
“為什麼?那些妖僧唆使大行皇帝大興土木,靡費錢糧,不把他們全部裁汰,留著他們幹嘛。”
“大行皇帝廣招番僧,凡是抵京者,皆給予冊封,這當然有欠缺的地方,卻也有朝局上的考量。”
楊道煥說到此處,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好好給新皇帝,科普一下番僧的問題。
烏斯藏在唐代又稱吐蕃,本來信奉本土宗教——苯教。佛教入藏以後,吐蕃很快轉變信仰,改姓佛教。
但是,在八思巴大師出現前,佛教還不成係統,影響力也沒有現在那麼大。
八思巴大師開宗立派,還與當時的蒙古合作,使得藏傳佛教一度成為元朝的國教,延續至今。
薩迦派(花教)能成為元朝在藏地的主要宗教,也充滿了曆史的偶然。
誰讓白教最重要的分支——噶瑪噶舉派活佛噶瑪拔希,在忽必烈和阿裏不哥爭奪汗位時,站錯隊,支持阿裏不哥。
事後,備受忽必烈的打擊。為了不讓自己勢力消散,創造了活佛轉世製度,便由此產生了噶瑪噶舉派黑帽係。
後來又出現紅帽係。
明朝建立後,和元朝不對付的噶瑪噶舉派,就成為了明朝首要扶持的對象。
於是,在永樂五年賜噶瑪噶舉派黑帽係第五世活佛得銀協巴,封號大寶法王。
這是藏地最高的封號。
明初太祖、太宗、仁宗和宣宗,選擇的都很有理性,專挑勢力最大的人冊封,在無法派兵入藏的情況下,不改變隸屬關係。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四位皇帝以後的皇帝,封號給的太多,很明顯的失去了主次。
明初四位皇帝敕封的三法王和五輔助王,已經出現世係斷絕和勢力衰微的情況,徹底背離太祖太宗的本意。
楊道煥故事講到這裏,又指出了缺點,然後分析道:“有道是升米恩鬥米仇,現在猝然斷了布施,必會引起他們的不滿,並且很有可能尋找蒙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