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論感情來說,巴格拉季昂恐怕要比魯緬采夫更加的感激保羅一世。
而現在巴格拉季昂手中三萬大軍已經攻入了愛沙尼亞。甚至不久之後便可以收複愛沙尼亞,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是因為保羅一世的死亡而成為了庫圖佐夫一般的結果,那麼亞曆山大豈不是要哭死。
所以派往兩支軍隊的信使除了傳達保羅一世的死訊之外,同時還攜帶了晉升兩位統帥的命令。
魯緬采夫原本便是俄羅斯帝國的元帥同時也是帝國的公爵,而亞曆山大則直接晉升魯緬采夫為帝國的大元帥,爵位也成為了帝國的親王,在心中亞曆山大也向魯緬采夫保證,隻要魯緬采夫能夠向亞曆山大效忠同時能夠收複莫斯科的話,那麼魯緬采夫的子孫後代將會世襲大公爵的爵位,同時俄羅斯帝國還會專門劃出一塊領地由魯緬采夫家族統治成為“國中之國”!
而對巴格拉季昂的承諾則是,如果巴格拉季昂對亞曆山大宣誓效忠的話,那麼巴格拉季昂將會被晉升為帝國的上將。同時爵位將會提升為侯爵。甚至如果巴格拉季昂能夠擊敗庫圖佐夫叛軍的話,亞曆山大暗示可以考慮恢複格魯吉亞皇室對格魯吉亞地區的統治權。
格魯吉亞早在巴格拉季昂爺爺的時代便被俄羅斯帝國所吞並,而格魯吉亞皇室自然也僅僅被封了一個伯爵,但是現在亞曆山大給巴格拉季昂所描繪的前景不得不讓人動心,想想要是巴格拉季昂能夠恢複祖上的王國,那麼他簡直就是人人驚歎傳奇!
而除了這些許諾之外,亞曆山大還準備從羅曼諾夫皇室近親中挑選女人嫁給巴格拉季昂。可以說能夠拉攏的手段,亞曆山大都用上了。
其實在信使走後,亞曆山大的內心也是糾結的。
一方麵他希望魯緬采夫和巴格拉季昂都能夠向自己宣誓效忠,而另一方麵兩人真的宣誓效忠之後,接下來如此對待兩人也成為了亞曆山大糾結的所在。
魯緬采夫現年已經是六十六歲了,即便再如何加封。也最多再過幾年,魯緬采夫肯定是被上帝召喚走的。但是巴格拉季昂可還隻是二十六歲,再加上巴格拉季昂驟然登上高位,使得不少帝國貴族對巴格拉季昂都缺乏好感。
而眼下擁護在亞曆山大身邊的貴族們和所有更朝換代的貴族一樣,對前朝得到重用的貴族不滿,作為資曆尚輕並且在帝國境內幾乎沒有什麼根基的巴格拉季昂來說,說現在的帝國貴族大多是他的敵人也不為過。
這樣一來。要是亞曆山大在戰爭結束後重用巴格拉季昂會導致貴族們的不滿,而他要是不重用巴格拉季昂的話也會讓巴格拉季昂離心,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帝國的民心,畢竟巴格拉季昂也算是力挽狂瀾一般的人物了。
好在亞曆山大現在忙碌的事情還有很多,所以僅僅在糾結了一會之後,亞曆山大又不得不投入到處理其他事情的工作之中。
.................................
這些日子,瑞典國內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平靜,隨著歐洲兩大集團的全麵開戰以及俄羅斯帝國的內亂。不少瑞典人一直渴望加入到戰爭中去,最少也要收複一些瑞典在以前俄瑞戰爭中丟失的領地。
但是因為普魯士人的外交努力和國王古斯坦夫的冷靜,使得現在的瑞典重點都放在了經營挪威地區上麵。
挪威地區一直都是丹麥和瑞典所爭奪的焦點,從公元950年開始,挪威地區一直在瑞典和丹麥兩個國家之間搖擺不定,公元1660年,挪威歸屬於丹麥麾下至普瑞分丹為止。
盡管瑞典人攻占了挪威地區。但是挪威對瑞典的反抗活動卻從來沒有停止過,丹麥在挪威統治了一百二十餘年,早已將觸角伸進了挪威的每一個角落,而瑞典人作為入侵者自然是遭到了挪威地區民眾的強烈反對。
北歐地區嚴酷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北歐人強壯的體魄以及勇猛好鬥的性格。在曆史上北歐海盜一直都是波羅的海和大西洋沿岸各國異常頭疼的對象,而挪威正是這些北歐海盜的老巢所在。
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北歐海盜已經漸漸在曆史中沒落,但是北歐人彪悍的性格卻是被一代代的傳承了下來,而這一點正體驗在挪威人對瑞典人的反抗上麵。
瑞典人在挪威布置了超過四萬人的軍隊,但是這些軍隊依然不能有效的控製整個挪威地區,甚至在瑞典人戒備森嚴的挪威首府奧斯陸,都時常有瑞典軍官、貴族、商人被挪威人襲殺的情況出現。
在這樣的情況下,盡管全國上下不少人都強烈要求古斯坦夫出兵俄羅斯或者是混亂的立陶宛等地,古斯坦夫都沒有同意。因為古斯坦夫知道,瑞典國的國力是有限的,現在的瑞典依然沒有從多次俄瑞戰爭的失敗中恢複過來,再加上大量的兵力駐紮在挪威地區應對那些挪威人的騷擾。
可以說雖然挪威地區非常誘人,但是現在的挪威依然隻是瑞典人身上一個不停在流血的傷口,暫時還不能為瑞典提供任何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