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尼茨的話一落地,房間裏麵除了利奧波德之外的三個人麵麵相覷,而勃利韋德的嘴巴大張著仿佛能吞下一個雞蛋。這實在是太荒繆了,讓普魯士人和法蘭西人打成諒解備忘錄!這簡直就是一個荒誕不羈的想法,要知道目前來說普魯士絕對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站到英國人的對立麵。一旦普魯士和法蘭西諒解了,那英國人會怎麼看待英普關係,之前英國大使查理斯的警告可猶在耳畔!

沒等勃利韋德提出反對意見,隻見房間中的另四個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畢竟現在法蘭西內部正爆發著大規模的叛亂,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不僅不會反對和普魯士人達成合約,甚至會十分欣喜能夠改變普魯士人敵對的態度??。而奧地利人現在也是不太平靜,這個時候能夠重申普奧友誼對他們而言是相當有利的。

但是這樣對普魯士並沒有什麼好處,甚至還會有極大的壞處,想到這一點勃利韋德開口說道:

“考尼茨閣下,雖然您的發言很有道理,但是就現在來說我並不能夠代表普魯士給您回答,這件事情的關係實在是太重大了,我必須要請示勃蘭登堡!”

不出意外,勃利韋德立即將話推諉了過去。當然要是勃利韋德真的慨然的答應了下來,那他腦子才是真的有病。

勃利韋德的話說出之後,利奧波德的臉上透露除了一絲失望,但是法蘭西的內克爾和莫穆林以及考尼茨的臉上卻沒有任何的神色波動。顯然對於他們來說看到勃利韋德沒有立刻答應下來才算是正常的。

房間中又恢複了安靜,不過隨後法蘭西首相內克爾便說道:

“勃利韋德閣下的謹慎,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需要讓閣下明白,考尼茨殿下的意思並不是說聯合我們三國的力量結成同盟,而是希望我們三國在某些事務上達成諒解,這對我們三國來說都是一件幸事。貴國的為難之處我們可以理解,但是還請閣下能夠將考尼茨殿下的意思盡快的傳回國內,我想這件事情對我們三國並沒有壞處,所以還是值得貴國上下能夠思考一番做出一個讓大家都能滿意的決定!”

內克爾說完之後便站了起來。而莫穆林自然是緊跟內克爾的行動,隻見兩人眼神交會了一下之後便雙雙離開了房間,而在內克爾兩人走後。考尼茨對勃利韋德勸道:

“勃利韋德閣下,貴國的為難之處我們都能明白,但是還請貴國不要忘了,英國人從來都不是一個友善的盟友。他們從來都不希望在歐洲誕生一個強大的國家。這一點曆史已經給過了我們很多次的教訓,別看現在英國和貴國親密無間,但是我相信隨著貴國實力的迅速增長,英國人一定會改變對貴國的態度。到時候沒有了歐洲大陸各國的支持,貴國又能拿什麼去和那些海盜爭鋒!這一點請貴國上下謹記!”

說完沒等勃利韋德說話,考尼茨和利奧波德便離開了房間,而現在房間當中隻剩下了勃利韋德一人。

對於整個歐洲大陸來說,孤懸在海上的英格蘭王國簡直就是一群貪得無厭的海盜。在大陸各國強盛的時候,這群海盜便龜縮在海盜上借助著地位優勢抵擋著大陸各國的侵襲。而一旦大陸各國的實力衰退。那麼英國人便會如餓狼一般衝上前來攪亂大陸各國的形勢。在歐洲曆史上,每一次歐陸各國交鋒的背後都有英國人的身影,這群海盜始終堅持這扶持次強打擊最強的政策,而一旦次強成為了最強,那麼英國人便會在最強的身邊再次扶持起一個次強。曆史上已經出現了無數次的教訓,這種流氓行徑讓各國君主對於英國的感官簡直可以說得上是非常厭惡。

和英國人決裂並不符合目前普魯士的利益,起碼在普魯士海軍沒有成長為世界型海軍之前破壞與英國人的關係是絕對不現實的。而如果不答應奧地利的提議,那麼毫無疑問普魯士在法蘭西和奧地利兩國的心中勢必會成為堅定的敵對國。,這樣一來肯定會激化兩國與普魯士的矛盾。

勃利韋德簡直快要被逼瘋了,想了一會之後,他邁著沉重的步伐也離開了房間,他要盡快安排人手將消息傳回勃蘭登堡。看著他的背影,顯然這位大使的心情非常不好

莫斯科的外圍防禦陣地在叛軍連續一個多星期的迅猛攻擊下終於被撕開了一個口子,而在之後,布蘭科夫更是將所有大軍的進攻重點放在了這個莫斯科外圍防禦圈的西南處突破口上。

此刻的魯緬采夫壓力是巨大的,每天陣亡的士兵都達到了數千人,這種程度的消耗即便是在魯緬采夫半生的戎馬生涯中也沒有出現過幾次。現在整個莫斯科都是傷員,在形勢的逼迫下,魯緬采夫不得不派遣軍隊在莫斯科城內大肆的抓起壯丁來。

原先的七萬多軍隊已經損失了近一半,兵員的急速減少讓魯緬采夫不得不出此下策,不然的話這位老帥根本都不知道自己還能夠靠什麼來守住莫斯科。

之前,在魯緬采夫前來莫斯科組織防禦圈的時候,保羅一世已經明確告訴了魯緬采夫,無論如何,他都必須將莫斯科堅守到五月份,在此之前保羅不會給他增派一絲一毫的援兵。當時接下任務的魯緬采夫雖不能說是信心滿滿但是在心中也有七八分守住莫斯科的把握,但是他沒有預料到叛軍的攻擊居然這樣的猛烈。

誠然,這些叛軍此前都是俄羅斯帝國嘴精銳的將士。但是在魯緬采夫看來,在保羅發布了那道隻殺首惡、餘者不究的詔令下,這些士兵即便是有十分的戰力最多在攻打莫斯科的時候隻能發揮七成。但是現在看來他大錯特錯。

這些叛軍士兵在軍官們的鼓動下,發揮出了十成十的戰鬥力,別的不用說就拿近身肉搏來說,一個精銳的叛軍老兵平均能夠和三名守軍士兵相抗衡,這還是在守軍借助著防禦工事的前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