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緩緩退入費城的普英軍隊,華盛頓狠狠的抽了一下馬鞭,顯然這場戰鬥讓他的心中積攢了不少的怒氣。
隨後獲得普軍支援的克林頓所部再次煥發了活力,之後不僅打退了大陸軍的進攻,甚至在局部戰場,普英軍隊還打出了一個小**,最經典的便是發生在費城南部的戰鬥,兩千英軍擊潰了當麵進攻的五千餘大陸軍,這讓普英聯軍大為長臉的事情也讓華盛頓很是丟臉。
六月底,克林頓苦盼的西印度群島援軍終於抵達了費城,這下克林頓的手上便有了一萬八千餘的兵力,這一萬八千餘的兵力包括一萬餘西印度群島援軍、五千普軍,而克林頓及康沃利斯所部隻有不到三千人,要知道當初克林頓加上康沃利斯所部可是有近萬的兵力。
援軍到來之後的第三天,克林頓便迫不及待的發動了對大陸軍的反攻。
四個月的戰鬥讓大陸軍上下已經是無力再戰,包括對戰局最樂觀的大陸軍士兵都不認為費城能夠攻下,可想而知現在的華盛頓壓力有多大。
英軍突然的反攻讓華盛頓措手不及,但是當看到源源不斷的英軍從費城開出之後,華盛頓的臉上已經失去了血色。
戰局向對英軍有利的方向傾斜而去,最後華盛頓動用了手上最後的預備隊—整整兩千法**隊,但是對於已成席卷之勢的英軍而言,這兩千法軍並沒有翻起多大的風浪。
敗了
“怎麼會這樣”
華盛頓驚恐的看著戰場上到處狼狽逃竄的大陸軍士兵
“快、快,讓所有士兵停下來,希力克,希力克!你馬上帶著人給我穩住陣線!”
但是就在希力克應聲的時候,一枚炮彈擊中了華盛頓所在的位置
轟!華盛頓最後看到的是一片黑暗
華盛頓死了,這個消息如風一般刮遍了整個戰場,而原本已經頹勢的大陸軍這下更是不堪,無數的大陸軍士兵崩潰了。
公元1782年七月,一個消息攪亂了整個北美大陸,華盛頓率領的大陸軍主力在費城城下被克林頓擊敗,而華盛頓本人為了殖民地人民的自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之後,麵對步步緊逼的英軍,法國不得不將伸進北美的手縮了回去,而受此影響對英國妥協的聲音在大陸議會占據了上風。
1782年八月,大陸議會派遣富蘭克林為特使前往費城,在費城富蘭克林與英軍總司令克林頓展開了會晤。
克林頓給出了五個條件:
一、大陸議會必須解散,並且以後也不得成立這類帶有明顯叛逆痕跡的組織。
二、大陸軍必須解除武裝,民兵組織必須解散,並且以後將不會成立這類組織。
三、斷絕與法國的同盟關係,並且遣返所有的法國雇傭軍。
四、所有北美城市必須重歸英王統治之下,當地官員將由倫敦派遣,殖民地人民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五、必須將傑克遜、亞當斯等具有明顯反英國傾向政治犯交由英國審判。
這五個條件,富蘭克林當即回答:大陸議會一條都不會答應
而聽到富蘭克林的回答之後,克林頓好似早就了然於胸,他輕蔑的看了富蘭克林一眼說道:
“英國的軍隊會讓北美大陸的人民重新回到英王溫暖的懷抱之中”
1782年8月下旬,英軍攻克薩拉托加,而受此影響大陸議會不得不遠遷至芝加哥。
等到1782年九月,大西洋沿岸北美殖民地大規模抵抗已經基本被剿滅,隻剩下零星的遊擊隊還在到處的騷擾,而大陸議會的殘餘也龜縮到了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
英國也履行了當初的曾諾,英國將佐治亞和南卡羅來納交由普魯士管理,同時為了感謝普軍在此次戰爭中的友誼,英國允許普魯士將兩個殖民地的疆域向西擴張。
1782年十二月,闊別祖國兩年的布呂內克重新回到了普魯士,迎接他的不僅有普魯士一眾高層,威廉也親自出現了迎接的人群中。
在儀式上,威廉肯定了布呂內克及北美遠征軍的功績,同時威廉代表普魯士政府正式宣布將會在兩年內在北美新得到的殖民地上移民三萬人,這三萬人主要由破產的自由民以及相當的農奴組成。
同時威廉晉升布呂內克的軍銜為上將,同時任命布呂內克為普魯士第一任北美總督,而出於穩定北美的想法,威廉決定將北美的普魯士軍隊重新擴編為兩個師,而布呂內克將軍政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