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呂歇爾在望遠鏡中看到普軍騎兵的出現大呼了一口氣,天知道要是普軍步兵沒能擋住這些哥薩克騎兵的衝鋒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一開始的時候,布呂歇爾為了防止哥薩克的斥候發現伯恩的普軍的虛實,因此將一千騎兵部署在了伯恩後方的二十英裏外,原本布呂歇爾就是計劃將這支騎兵作為一支奇兵來使用。
後來眼見著哥薩克騎兵居然出其不意的進攻,在激動之餘,布呂歇爾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妙的機會,一個能至這支哥薩克騎兵與死地的機會。
於是布呂歇爾立即派人傳令這支騎兵運動到哥薩克騎兵的後方,隨時準備從後麵給這些野蠻人來一下狠的。
事實證明這支普軍騎兵的主將還是很有眼光的,在哥薩克們抽身不及的時候從後麵發動進攻,布呂歇爾心中大喜,他的直覺告訴他勝局已定。
一些哥薩克們聽到自己身後傳來的馬蹄聲響,先是歡呼了一下,但是很快他們覺得不對勁了,因為他們有著多少人,大家心裏都清楚,在普利夫斯基已經全力以赴的現在,怎麼可能還會有一支騎兵,在這樣的情況下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後麵的騎兵是普魯士人。
就在這時普利夫斯基的命令也傳入了這些正在前線拚殺的哥薩克耳中,當聽到自己身後出現普魯士騎兵的時候,所有的哥薩克都不約而同的愣了一下,原本拚命劈砍的手也慢了下來。
這一慢就讓周圍的普魯士士兵找到了破綻,一支支刺刀插了過來,措手不及間,一個個哥薩克被插成了刺蝟。
原本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激戰,不管是哥薩克還是普軍士兵都已經是強弩之末,而哥薩克因為眼見著勝利不遠因此更是拚命,這種拚命的代價就是體力的大量透支。
但是眼看著原本即將到來的勝利因為普軍騎兵的加入快要成為泡影,所有的哥薩克心中都充滿了不甘。
但是不甘又能怎樣,在全軍三呼普魯士萬歲之後,布呂歇爾下令全軍反攻,在得知自己的援軍已經在這些哥薩克的背後展開了進攻之後,所有的普魯士士兵都精神煥發,援軍的到來讓士氣直接爆棚。
看著眼前的普軍與之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哥薩克們的聲勢頓時為之一奪,因為之前的體力透支再加上戰局眼見著就要對己方不利,不少哥薩克連繼續揮舞馬刀的力氣都沒有了。
隻見不少與普軍交戰的哥薩克調轉馬頭轉身向普利夫斯基所在方向跑去,而一些陷入普軍陣中的哥薩克騎兵當然是突圍無望,紛紛被好像原地複活滿狀態一樣的普軍刺下馬來。
一千普軍騎兵的衝鋒雖不如之前哥薩克們的聲勢,但是在眼下這個關鍵的時刻也起到了三軍士氣為之奪的效果,普利夫斯基看著身邊聚攏的兩百騎兵大喊道:
“這些狡猾的賤種已經將我們逼到了絕境,草原上的勇士們,讓那些賤種看看,獵人和獵物的角色永遠不會轉換,而我們哥薩克永遠是這個世界最為偉大的獵手”
隨著最後一個詞的落地,聚攏在普利夫斯基的哥薩克紛紛鼓起最後的勇氣,策動著胯下的馬匹和迎麵而來的普軍騎兵對衝了起來。
普利夫斯基說的對,獵人和獵物的角色的確是永遠不會轉換,因為誰強大誰就是獵手,但是他們這些哥薩克並不強大,所以他們隻能成為獵物。
僅僅是一個衝鋒,兩百哥薩克變成了一百出頭,而對麵的普軍騎兵並沒有收到多少損傷。一方是體力消耗殆盡,而另一方確實體力充沛,誰優誰劣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