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長壽總裁”——陳永正(2 / 3)

唐駿,被微軟總裁史蒂夫·鮑爾默稱為“偉大的人”,在中國連續幾年的銷售業績是出色的,這奠定了唐駿“微軟(中國)公司強勢總裁”的地位。基於此,陳永正和唐駿兩人一直嚐試著以某種方式繼續合作,不過蛋糕切來切去兩個人都找不到滿意的答案。兩個強勢的人必然不能容忍對方的強勢,2003年10月17日,陳永正快刀斬亂麻,重塑微軟(中國)公司管理架構,直接接管市場、財政等大權。

對於陳永正能被微軟相中,以前有很多猜測。很多人認為,陳永正過硬的政府關係起了重要作用。不過據他身邊的人說,微軟總部力挺陳永正的真正原因,是他向總部提出了自己的微軟(中國)公司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看重的不是一兩年的眼前銷售業績,是5~10年的長遠利益。而在曆任微軟(中國)公司總裁的眼中,微軟(中國)公司更像是微軟在中國的一個銷售部門。

在重新規劃的發展戰略得到總部認可後,陳永正對微軟大中華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原有的中國區、香港區、台灣區,在大中華區內按業務設立七大事業部,與微軟總部七大事業部順利對接。以前中國區和總部隔著大中華區、亞太區,現在陳永正每月向總部直接彙報工作。此外,中國區微軟原有的各自為政的亞洲研究院、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和微軟(中國)公司,全部歸“微軟(中國)公司小組”統一協調領導。陳永正是領導小組組長,微軟全球高層直接參與中國事務的決策。

把唐駿風光“嫁到”盛大之後,陳永正首要的任務就是提升中國區的銷售業績了。盡管微軟總部給了他一年的適應期,績效的考核也不單單看銷售成績,還要參考客戶關係等,但“銷售做不好我還是要走人的”,陳永正對記者很坦白。在市場正版化環境不成熟的情況下,微軟在中國的銷售是出了名的難做。微軟要想在中國改善形象取得發展,必須與中國的信息產業共同發展,實現雙贏。但話好說,事難做。微軟(中國)公司變成中國微軟的路如何走,陳永正必須給出自己的答案。

“陳氏新政”的特點

“陳氏新政”最大的特點就是和全國各地的政府加強合作,而且效果也很明顯,尤其是政府軟件采購。陳永正說:“政府關係是這個公司的政策是否符合政府發展的方向、支持政府發展的力度,在這方麵我有經驗。所以我來(微軟)主要是把過去(在摩托羅拉公司)一些這方麵合作的經驗和微軟配合起來。”

實際上,與微軟這樣的大型跨國企業展開合作,既是地方發展的需要,也是地方官員實現政績的需要。在2004年啟動的政府軟件正版化采購中,陳永正的“地方合作策略”產生了極大作用。盡管北京市政府在采購微軟產品時遇到輿論壓力,但微軟並未受到實質性挫折,最後以北京市采取“非政府采購方式”了結此事。在省級政府采購中,微軟幾乎所向披靡。

“在政府的正版化采購中,有20多個城市的單子已經下來了。”陳永正並不諱言微軟在操作係統和辦公軟件方麵的優勢,“雖然微軟拿了許多單子,但國產軟件企業也拿了單子。操作係統大多數是微軟,辦公軟件主要是大家一起拿,殺毒軟件都是本地廠商。”

第一學年的成績單

在陳永正的第一學年成績單裏,最明顯的是微軟和4家中國企業達成了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從2003年11月簽約中軟總公司以來,他一年來陸續促成創智、神州數碼和浪潮分別在電信解決方案、.NET、企業管理等方麵和微軟進行深層次的合作。此外,微軟本身也在中國取得長足的進步,銷售業績超過預期。2003年9月,微軟在中國成立了微軟(中國)公司技術中心,為國內用戶和合作夥伴提供知識轉移、項目合作、質量保證、技術創新等服務。2004年3月,微軟投資8000萬元人民幣的軟硬件與信產部建立公共服務平台實驗室,提供Windows、.NET和嵌入式產品的測試服務。

2003年11月4日,微軟亞洲工程院(ATC,AdvancedTechnologyCenter)正式落戶北京中關村。一年後,微軟決定將其全球重要拓展業務——智能手機相關軟件的研發中心設在微軟亞洲工程院。同月,在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訪華期間,微軟與教育部簽署了“中國基礎教育信息化合作框架”協議,在未來5年內提供價值1000萬美元捐助,用以支持基礎教育和師範教育,尤其是在農村和邊遠地區。

不過,微軟一年來最主要的進步,還是和全國很多省市建立合作關係。2004年4月,微軟在中國支持成立的首家合作技術機構在成都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基地成立。2004年7月在山東、10月在遼寧和廣東等地,微軟相繼成立技術中心,通過技術合作以推動當地信息產業的發展和提升整體技術水平。

與微軟(中國)公司曆任總裁的高調恰好相反,陳永正在微軟的第一學期相當低調,在大多數時間裏,他遠離媒體,遠離公眾視線。因為他相信,事在人為,做遠比說重要。

五、在微軟“火藥桶”上的日子

3年多了,終於坐穩

外部環境的持續改善以及陳永正、張亞勤的適時而動、互為促進,促成了今天微軟在中國的成就。

“中國公司拿到了微軟全球最佳公司的大獎,這是我們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在2006年9月27日微軟(中國)公司媒體溝通會上,微軟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微軟(中國)公司董事長陳永正興奮地說。

2006年6月30日結束的2005/2006財年是微軟(中國)公司“有史以來”最為興奮的一年。在這一年,微軟(中國)公司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搞定了大批中國的PC廠商。4月,包括聯想公司、方正公司、同方公司在內的幾大PC廠商同時宣布,將全線預裝微軟的Windows操作係統,聯想公司集團董事長楊元慶也表示,要將Windows操作係統的預裝率從以前的10%提升到70%。中國PC廠商的總體采購金額高達17億美元,而微軟(中國)公司在2004年以前的年營業收入都沒有超過20億元人民幣!

難怪今天的陳永正笑得如此開心了,這位職業經理人已經在這個被外界稱為“火藥桶”的位子上坐了3年之久,而他的前任們的任期大多沒有超過兩年。

陳永正身邊的有力支撐是微軟(中國)公司研究開發集團總裁、微軟(中國)公司副董事長張亞勤。2006年年初,張亞勤從微軟美國總部返回國內,將微軟亞洲研究院、亞洲工程院、中國研發中心、中國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整合在了一起。僅僅半年多的時間,微軟(中國)公司研發集團的員工數量就從500人增加到了1100人。更令他興奮的是,如今中國研發集團在微軟的主流產品開發方麵開始嶄露頭角:前不久發布的微軟Exchange產品的10大功能中,有3大功能是由中國研發集團開發的;微軟的語音合成係統從研究、算法到最後的模型,整個產品開發都是在中國完成的。

微軟首席執行官給予的評價

所有這些都使得2003年微軟(中國)公司的突破成為了可能。有很多人認為,陳永正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做了適當的事情。當然,這也使得微軟總部非常滿意。從目前來看,他很有希望延續在摩托羅拉的成功,將微軟(中國)公司的業績帶上一個新的高度。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訪華時曾給予陳永正很高的評價:“從我個人來講,從來自微軟總部的高層管理人員來說,都對Tim(陳永正)在中國進行的業務充滿信心。”

微軟在中國的業務能否繼續“充滿信心”,關鍵還在於微軟(中國)公司和微軟(中國)公司研發集團能否攜手合作,開發和銷售出更多適合中國的產品。在國慶節前的媒體招待會上,微軟的工程師們演示了微軟將於2006/2007新財年推出的兩個重要產品,一個是新操作係統WindowsVista,另一個就是新辦公平台軟件Office2007。這兩款產品當中都有很多針對本地市場的功能,例如,在WidnowsVista中文版中除了中文語音識別之外,還將支持7000多個不同的漢字和四種少數民族語言和中文域名,這些由微軟(中國)公司研發集團開發出來的“勞動成果”將成為微軟(中國)公司的“利器”。

“我們目前還沒有開發Windows或者WindowsCE這種級別產品的能力,但是我希望3年或者5年之後我們中國研發集團能成為一流,不僅僅是在技術的研究方麵,也是在創新以及產品開發上。”張亞勤認為微軟(中國)公司研發集團不僅僅要守住研究上的優勢,還要進一步加強產品的開發。

“未來有三個方向將是我們微軟(中國)公司的重中之重,第一個就是互聯網技術產品服務,第二個是移動通信和嵌入式產品,第三個就是數字娛樂。”微軟在成都成立了一個孵化中心,專做遊戲的開發;而微軟Xbox的用戶界麵和瀏覽方式,也是微軟(中國)公司研發集團旗下的工程院開發的。與微軟在Windows和Office上的絕對領先不同的是,微軟在這三個方向上還都處在追趕者的位置。這個時候,在中國市場上更加豐富的市場實踐也許能夠給希望參與更多產品開發的張亞勤和他的部下們提供更多的啟發。

因此,無論是從曆史還是從未來的角度來看,微軟在中國的兩大機構——微軟(中國)公司和微軟(中國)公司研發集團都已經是同舟共濟的戰友了。

六、陳永正時代的完美謝幕

2007年9月19日,微軟大中華區總裁陳永正將於10月離職的新聞以爆炸式的速度傳開,這個被原微軟中國首席營銷官吳世雄稱為“對微軟中國公關貢獻最大”的人又一次完美地將媒體焦點轉移,OOXML標準失利和微軟歐洲壟斷案的敗訴都不再是熱點,這個泄露得恰到好處的新聞讓我們再一次為陳永正的能力所折服,難怪他可以打破他在微軟中國的前任們幹不到兩年的怪圈,難怪NBA敢找這個跟體育圈毫無交集的人來領導中國區的工作。陳永正確實是一個值得欽佩的職業經理人。

懷柔之路低調而成功的4年

2003年8月11日,陳永正正式加盟微軟中國,這個在摩托羅拉時高調的總裁瞬間變得沉默,連續15個月沒有接受任何正式采訪,無論是2003年的壟斷案還是政府采購等熱門話題都在他的沉默中安然度過。從2003年開始,微軟在中國的形象被逐漸弱化,而同政府部門的溝通逐漸強化。這種被人稱為懷柔政策的做法被陳永正運用得淋漓盡致,回憶一下,我們似乎太久沒有看到微軟站在風口浪尖上了。

微軟大中華區總裁陳永正

4年時間,微軟由輿論的焦點變成了輿論的盲點,非產品的新聞越來越少,但是與政府的溝通和合作則越來越多。再也看不到微軟高高在上地針對中國軟件行業發表看法,但是在政策層麵上,微軟對中國有關部門的影響力則越來越大。

在上任之初曾表示過“嚴格來講,微軟也是中國的公司”的陳永正確實讓微軟中國變成了中國政府所倚重的公司,無論在政府采購還是推動正版計劃中,微軟都得到了政府部門的不斷支持。微軟中國的收入,也由2億美元井噴似的增長到15億美元。

連“反微軟”起家的互聯網評論家方興東都承認“陳永正這幾年的表現堪稱出色,無論業績表現,政府關係,大客戶,PC廠商捆綁,公關形象等,都有著本質的提升”。這樣的成績,確實無愧於微軟給予其的高額薪金,更是配得上“微軟中國曆史上最成功的CEO”這一稱號。

急流勇退陳永正是否因瓶頸離開?

陳永正麵對媒體專訪時表示早就有離開的打算,而且已經定好了微軟中國的布局。他能在繼任者選定前就離開,除了證明他已經將微軟中國可以做的內容做到了極致,離開也不會受到大的影響外,也意味著他領導的微軟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在公關和銷售的強勢表象下,技術部門成了微軟中國最後的短板。

擅長公關和銷售的陳永正確實難以在技術方麵上給微軟中國帶來提高,既然已經把公關和銷售調理好,陳永正和微軟的分手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微軟官方宣布由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接替陳永正代理CEO一職則更好地說明了這一問題,技術背景的張亞勤明顯比陳永正更適合帶領微軟中國團隊在技術上尋求突破,雖然現在是代理CEO,但是在微軟中國的曆史上,似乎從來沒有代理CEO這一職位。2008年張亞勤主導微軟中國已經是大勢所趨,僅僅是總裁還是總經理的職位選擇而已。

而陳永正選擇加入NBA擔任大中華區總裁更是表明了他對自身能力的認識。作為職業經理人,他能作好企業共通的銷售和公關,麵對微軟對微軟中國越來越高的技術期盼,離開確實是不壞的選擇。

完美離職最後一次為微軟公關

2007年9月18日,歐洲初審法院裁定,維持歐盟委員會2004年對美國微軟公司作出的6.9億美元的反壟斷處罰決定。9月19日,陳永正將於10月12日離職的消息正式公開,在幾家門戶網站都不約而同發布獨家消息的背後,我們似乎看到了又一次完美的公關,微軟是否壟斷已經不再重要,這一刻中國的媒體都已經把目光鎖定到了這個最成功的職業經理人身上。

和之前的4年不同,陳永正下一個職位是NBA大中華區總裁,他不用再低調地恪守自己在微軟中國時的形象,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了NBA大中華區第一任總裁的光彩。

一石二鳥,完美的身份轉換,陳永正確實有過人之處。

〉〉〉〉鏈接1:對話陳永正……

微軟在華業績飆升,陳永正對“政府努力”表示讚賞

2006年的春天,對於微軟(中國)公司而言,是一個收獲的季節。由於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和推進,聯想、方正等計算機廠商動輒上億元的訂單,讓微軟的正版計劃獲得空前的推動。在業界看來,這是微軟在中國政府公關的成功,但事實上,這個成功的背後是中國政府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穩步推進。在獲得上述成果之後,微軟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陳永正立即趕往美國“彙報工作”。隨後,《新京報》記者通過郵件同陳永正進行了一番對話——

一個新的紀錄

記者:最近一段時間微軟通過和OEM廠商的合作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非常值得驕傲的成績,對於微軟(中國)公司來說,這能否算是銷售上的一個新高度?也就是說,微軟(中國)公司今年的銷售業績是否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

陳永正:我們很高興看到最近微軟和中國領先的計算機廠商聯想、方正、同方、TCL簽署了正版Windows合作協議,這也是我們和中國的計算機廠商密切合作的結果。方正、同方和TCL有意在3年內分別采購價值2.5億美元、1.2億美元和6000萬美元的Windows授權,聯想在未來12個月裏將采購價值12億美元的Windows授權,這對微軟來說很值得高興。

但協議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在協議簽訂這個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更加重要。我們相信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中國知識產權環境的不斷完善都會對微軟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更有利於中國信息產業的創新和發展,推動中國知識經濟的建設。

記者:中國政府在軟件領域內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正在加大,最近出台的一些政策,包括PC出廠必須預裝正版操作係統的規定都被認為將對微軟的銷售和正版推廣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您怎麼看這一問題?

陳永正:我們注意到信息產業部、國家版權局、商務部等部門最近聯合發布公告,在中國境內生產的計算機出廠時應當預裝正版操作係統軟件;進口計算機在國內銷售,銷售前應當預裝正版操作係統軟件。微軟非常讚賞中國政府在促進健康的知識產權環境方麵和為確保用戶使用正版軟件方麵所采取的一係列意義重大的舉措。事實上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對中國建設創新型社會極為重要,我們也會繼續與政府和產業合作,確保我們的客戶能夠通過使用正版軟件從個人計算機中獲得最大價值。

知識產權保護

記者: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在軟件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內的提速顯而易見。作為全球最大的軟件帝國,微軟是不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行動中最大的企業級受益者?

陳永正:作為中國軟件產業的一分子,微軟已經目睹了中國軟件產業的迅速發展。我們相信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斷完善,中國的軟件產業將獲得更為長足的發展。各國軟件產業發展的經驗證明,當軟件的版權得到充分尊重和有效保護時,軟件產業才能健康、持續地發展。微軟對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的旨在保護軟件知識產權的舉措表示歡迎。微軟將與業界同仁一起,一如既往地配合協助政府有關部門,為軟件產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對於中國軟件業的可持續發展,無論是對國外軟件公司還是國內軟件公司來說都至關重要。

知識產權保護對於中國發展強大的軟件產業、發揮最大潛力以成為全球技術領先者來說至關重要。沒有激勵機製,創新者將不再創新,投資者也不再投資。通過保護知識產權,確保持續創新能夠給個人、企業和社會帶來效益,從而支持那些投資於技術革新和知識的公司能夠獲得增長和發展。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記者:微軟一直認為多年來受盜版侵害,甚至此前有評論認為微軟在中國市場的利潤和銷售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猖獗的盜版而無法實現實質性的突破。現在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對盜版的打擊力度,同時也出台相關的政策強製性推廣正版軟件,這對微軟來說意味著什麼?是否可以理解為中國市場在銷售和利潤方麵將有本質突破?微軟總部有沒有因此調整對中國市場的預期或者說考核標準?

陳永正:微軟注意到中國政府正在采取積極的措施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同時我們也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客戶意識到正版授權軟件的價值。微軟會繼續與政府和產業合作,確保我們的客戶能夠通過使用正版軟件從個人計算機中獲得最大價值。微軟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有了一些新的進展。中國日益發展的經濟和信息產業,以及不斷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都對微軟在中國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我們將不斷加強與中國信息產業的合作。微軟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戰略就是紮根本土,深化合作、實現共贏。微軟對中國信息產業、軟件行業的支持是多方麵的,包括外包、戰略投資、人才培養、技術開發以及開放源代碼等。

“未來成功企業家必修”課程

記者:微軟在正版化方麵的努力應該說是一個係統工程,甚至4年前微軟和發改委簽了62億元人民幣的《戰略合作備忘錄》也不應該忘記。能否透露下一步的合作計劃?

陳永正:微軟在中國主要通過配合政府、業界一起進行知識產權價值方麵的相關教育活動來提高人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我們把重點放在如何給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上。

微軟開展的活動有“明智之選計劃”和“Windows正版增值計劃”等。知識產權保護是個係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各個方麵的參與和努力。目前取得的成果是政府、產業和社會等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政府正在采取積極的措施,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客戶意識到正版授權軟件的價值。

2002年6月,微軟與當時的國家計委(現國家發改委)簽署了加強軟件產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根據該備忘錄,國家計委支持微軟與中國境內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國家軟件產業基地等,開展包括出口、投資、人才培養、技術開發等在內的多種合作計劃,涉及金額超過62億元人民幣。微軟認為這樣的合作能有效地實現微軟“幫助中國軟件產業實現更迅速發展”的目標,事實也證明這樣的合作進展非常順利甚至超出預期。

微軟已經和發改委就第二期的合作內容進行商談,我們將很快宣布具體的細節情況。

記者:微軟今年再次實施了“正版軟件增值計劃”,對比起上一次,此次微軟更強調了盜版對用戶係統安全可能產生的危害。那麼微軟是如何定位本次計劃的?對於本次計劃,預期有多高?

陳永正:微軟推出正版增值計劃,是為了讓客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授權許可正版軟件,微軟致力於為授權許可的正版軟件用戶提供更大的價值、更多的服務,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體驗到微軟授權許可的正版軟件的價值。這是我們這些年來一直持續努力的目的所在,這也是我們計劃的初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