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的忌諱——歐美許多國家平時忌諱黑色,以黑色為喪禮的顏色。——土耳其人在布置房間、客廳時,禁用花色,民間一向認為花色是凶兆。——巴西人認為人死好比黃葉落下,所以忌諱棕黃色。——埃塞俄比亞人當對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時穿淡黃色服裝。因此,出門做客時不能穿淡黃色的衣服。——比利時人最忌藍色,如遇不祥之急,都用藍衣作為標誌。——泰國忌紅色,認為紅色是不吉利的顏色,因為寫死人姓氏是用紅色的。——埃及人的喪服是黃色的。——伊拉克討厭藍色,視藍色為魔鬼,在日常生活中忌諱使用藍色。——在南美洲,不管氣候怎樣熱,還是以穿深色服裝為適宜。——烏拉圭人忌青色,認為青色意味著黑暗的前夕。
郵包禁忌——緬甸禁止有任何鈔票圖樣的東西入境。——俄羅斯不歡迎鮮果、乳製品、香口膠。——保加利亞不接受香口膠、毛氈、床單。——伊朗長長的禁單上包括樂器、廁所用品。——伊拉克禁寄望遠鏡、汽球、染發器。——斐濟禁寄彈簧刀。——厄瓜多爾禁寄草帽。——秘魯不歡迎撲克。
花卉的禁忌——在巴西,絳綠色的花主要用於葬禮。——在法國,黃色的花是不忠誠的表示;去做客時,不要向主人贈送菊花,菊花隻有在葬禮時才送。——在拉丁美洲有些國家,把菊花看成一種“妖花”,隻有人死了,才在靈前放菊花。——日本人忌荷花。——法國人認為核桃是不祥之物。——在德國,如果你應邀去做客,那不要送女主人紅玫瑰,因為它是贈送情人的禮品。——在瑞士,你要送紅玫瑰可送一枝,也可送20枝,但不要送3枝,因為3枝意味著你們是情人。——贈花,是俄羅斯人最常用的禮節。每逢值得慶賀的大事,如生日、入學、畢業、結婚、喬遷新居、祝賀節日等,親戚、朋友、同事一定要贈送鮮花。但在贈鮮花時,一定要知道俄羅斯人的風俗習慣:結婚日最好向新娘贈送白色或粉色的鮮花,它象征著純潔。送黃色鮮花時要慎重,因為它意味著變節。紅色鮮花象征著愛情和讚美。另外,花束必須由奇數組成(3枝、5枝等),奇數在俄羅斯是吉利的象征。
數字的忌諱“四”的忌諱由於“四”與中文的“死”發音相近,所以在東方的一些國家,不少人把“四”視為預示厄運的數字。在韓國,昔日的旅館沒有四層樓,門牌號沒有四號,幾乎什麼東西都不用“四”字,一些家庭生了第四個兒子或女兒,也被認為不吉利,孩子常常受虐待。在韓國軍隊中也不用四字,沒有第四軍、第四師、第四團、第四營、第四連、第四班,有第一、二、三、五海域而沒有第四海域。他們認為,一個部隊如果排列為第四,比如第四團,那麼這個部隊在戰鬥中必將失敗。“十三”的忌諱一些西方人忌諱“十三”這個數字。十三被視為不祥已有非常久遠的曆史,而專家認為這有很好的理由。紐約布洛克林大學的英語教授李安納.雅士裏說:“最廣泛的迷信就是十三號星期五不祥”。對此日子的恐懼還有一個恐懼症的名辭,叫十三號恐懼症,TRISKAIDEKAPHOBLA,不但是基督教徒有,異教徒亦有。有些人認為十三之不祥乃是源出最後的晚餐,耶酥基督與十三門徒共進晚餐,坐第十三位的人就是出賣他的猶太。古老的文獻顯示夏娃給亞當吃禁果之日就是十三號星期五。該隱殺兄弟亞伯,耶酥被釘成十字架都是在十三號星期五。在古希臘,數學家討厭十三,認為是個“不完整”的數目。羅馬的野史說巫師們都是十二人集會,等待第十三人到來,第十三人就是魔鬼本人。挪威的神話中,有十二位神在華爾賀拉共進晚餐,第十三位神邪神洛基強闖進來,殺了一位很受歡迎的神百拉達。在中古時代,絞人的劊子手的薪金是十三個錢幣,絞環有十三繩圈,絞台有十三級。今日,西方的很多旅館和辦公大廈沒有第十三層,有些航空公司沒有第十三號班機,甚至沒有第十三排坐位,十二號之後是十二號半,下麵就是十四號;宴會廳的餐座,十二號緊接著十四號。不祥的“星期五”把星期五視為凶日,有許多傳說。據說,這跟基督教的聖經記載有關。有些古手抄本上說,夏娃偷吃禁果適逢星期五,她和亞當被上帝逐出伊甸園正是在那一天。該隱殺害親弟亞伯是星期五。耶酥被釘在十字架上也是星期五。據說,星期五(Friday)是為紀念挪威女神弗協亞(Freya)而命名的。當初,弗雷亞並沒有被視為壞女人。據挪威神話,她是一位為人們成婚搭橋,使人們富有和生兒育女的女神。她坐在一輛由許多描拉著的漂亮的馬車上。在古代的埃及,貓被認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貓死後,屍體用香料殮葬在為貓特立的公墓中。殺死一隻貓要判殺頭罪,其罪行比殺死一個人還嚴重。但是希臘人卻把貓視為邪惡的動物,認為貓有一種特殊的本事,能把人帶到“陰間”。因此,弗協亞被視為一個妖女,星期五也就成了“鬼日”。據說,英國海軍有一次想破除星期五不祥的迷信,故意把一艘新艦命名“星期五”,在星期五安放龍骨,星期五啟航,找一個姓星期五的人當艦長。結果這艘艦出海之後,杳無音信,一去不返。“十三”又碰上“星期五”就更不祥了。1985年9月13日和12月13日均與星期五重合。在這兩天,西方國家的一些患“數字十三恐懼症”的人,借口有病全天不起床,以免發生不吉利的事。許多迷信者認為,在這種日子不能換床單,不能用餐不能工作,不能實施新計劃,否則就要倒黴。所以在十三日星期五,許多人不出門,許多艦船不出航。今日,美國海軍亦不肯讓新船在十三號星期五這一天下水。遇上十三日是星期五的時候,一般不舉行宴請活動。國際籃球運動規定,上場比賽的運動員禁忌使用“1”、“2”、“3”號。
飲食的忌諱——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不吃豬肉,也忌談豬,在齋月裏日出之後、日落之前不能吃喝。——在伊斯蘭國家最好把酒戒掉。例如在沙特阿拉伯,海關人員在飛機上會把酒給沒收了。——伊朗人不吃無鱗的鰭白魚。——阿拉伯禁食豬肉,不吃外形醜惡和不潔之物,如甲魚、螃蟹等,也不吃死的動物。取野物時趁血沒凝固,割斷其喉頭,否則就不能吃。
男女的忌諱——英國人忌諱談論女人的年齡。——在法國,男人向女人贈送香水就有過分親熱和有“不軌企圖”之嫌。——阿拉伯人忌諱談論其妻子及女兒的事。例如,明明上個月一位阿拉伯朋友才帶著他的夫人和女兒到中國來玩。你見過他夫人的麵,一起吃過飯,握過手,聊過天,但這一切都僅在中國而已。一旦到阿拉伯境內,你隻能當他們是陌生人。你不能說:“阿布拉拉,你夫人上個月回來可好!”還忌諱男女間的接觸。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台灣有一名工人在阿拉伯工作,有一次下了班在宿舍休息。突然看到一個阿拉伯的小女孩,咬著奶嘴學走路,這位56歲的老工人見她的模樣很可愛,就叫她過來,把她抱起來拿糖給她吃。結果竟在整個鄉村裏引起了公憤,後來村長來了,要住在那裏的台灣人馬上搬家,不得已,台灣工人們隻好去找當地受過西方教育的銀行家來說情。那個銀行家向村長解釋,說這位工人不是有意的,他的孫子都比那個女孩大,他是個好人等等,費盡口舌。好不容易才化解了一場風波。
交往中的忌諱——跟英國人打交道,要注意下列三點:一不要係帶條紋的領帶;二不要以王室的家事作為談笑的話題;三不要把英國人通稱為英國人,而稱“大不列顛”,就會使所有的英國人滿意。——歐美人忌諱談論其私人性質的問題。比如:“你多大歲數了?”“你結婚了沒有?”“你有多少收入”?“家住在哪裏?”都不便詢問。因為歐美人希望別人承認自己的權利,也尊重別人的權利。隨便詢問個人問題,等於冒犯了他的尊嚴。——德國人比較注重形式。在與德國人打交道時,如果對方有博士等頭銜,要使用這個稱呼。朋友們見麵或離開,總是互相把手握了又握,這樣,他們就會高興。如果幫助對方把外衣穿上,那會更顯得親熱。——如果到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要是應邀到主人家裏做客,一定要準時到達。可不要忘了給女主人帶幾束單數的鮮花,最好是五朵或七朵。——與東南亞國家的外賓相處,交談時不要蹺“二郎腿”。假如無意中把一隻腳顛來顛去,以致鞋底朝向了對方,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表現。——在印度、印尼、阿拉伯國家等,不能用左手與他人接觸,也不能和左手傳遞東西。——在佛教國家不能隨便摸小孩的頭頂。——在南美洲國家,交談時要親熱,要離得近近的,說話時要文靜地把嘴湊到對方的耳邊,但不可粗放而失莊重。——在拉美,不要贈送與刀劍有關的禮品,因拉美人認為,贈送刀劍意味著割斷關係。——伊朗人稱好不伸大拇指。——保加利亞、尼泊爾等一些國家,搖頭表示讚同,點頭表示不同意。——伊朗人對嬰兒眼睛特別敏感。外來人對嬰兒眼睛要三緘其口,若出言不慎母親可能出錢找人挖掉嬰兒的“邪眼”。——英國人和美國人認為,在大庭廣眾中,節哀是知禮,所以在喪禮中不大哭大鬧。——印度人在喪禮中不捶胸頓足,號啕大哭,便是有悖禮教了。——用一根火些點燃三支香煙,在西方被視為一大禁忌,因為西方人相信這樣做厄運一定會降臨到抽第三支香煙的人身上。這一禁忌源自於下麵這個故事:在1880年至1902年英國與南非布爾人的戰爭期間,有一天晚上,在兩軍對壘的陣地上,有一名士兵點燃了一支香煙,敵方看見遠處有一點微弱的火光,就將子彈推上槍膛,當那名抽象的士兵用一根火柴給他的同伴點煙時,敵人開始舉槍瞄準,最後,當這根火柴在為第三個人點燃香煙時,敵人的子彈出膛了,並擊斃了那第三人。據說,這樣的事在其他戰爭中也時有發生。因此,西方人在給人點煙時,一般都這樣做——(1)先用火柴點燃一支香煙,再用這支香煙點燃另外兩支香煙;(2)如果是使用打火機的話,每點燃一支煙後即把火熄滅,然後再點第二支。——對待歐美上年紀的人,說話話做事更要注意。如果他(她)們上樓梯或爬山,千萬不能扶他們。在東方人認為能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一把,是對老人的尊敬。而歐美老人恰恰相反,別人攙扶他(她),他們覺得這樣有失體麵。反而招來不快。因為他們虛榮心很強,總希望自己以充滿青春活力的姿態出現在別人麵前。他們講究化妝,就是為了使青春永駐。所以“老”這個詞是不受人歡迎的。——要是到拉美國家去,在大街上走路時要十分注意:兩男或兩女在大街上走,千萬不能手拉手。在我們看來拉手搭肩是友好的表示,而拉美人卻有另外的理解。因為拉美地區的同性戀問題越來越引人注目和鄙視,在大街上成雙成對的男女挽著胳膊走,被視為自然,而同性男女拉著手走路,會被誤認為是同性戀者。
其他忌諱——羅馬尼亞最忌過堂風,因此,房間、客廳、過道門窗不可對開。——加拿大哈德孫灣居民視白雪為吉祥,積雪再多,也禁忌鏟除。——東南亞加野曼丹島附近的伊班族人,在孕婦臨產前,夫婦倆都禁忌照鏡子;丈夫更忌敲釘子、爬樓梯、站門旁。——笑的忌諱。在沙特阿拉伯的甸戀人那裏,笑被看作是不友好的象征,是奇恥大辱。小輩見了長輩,不笑,就表示對長輩尊敬和孝心,對長輩笑了,就會被認為這是忤逆長輩,是對長輩的一種極大汙辱,長輩就會到族長那裏去告狀。一對年輕人正在熱戀的時候,如果男青年笑了,那麼準會使“美滿姻緣”就此告吹。因為在那裏,男青年的笑,會被姑娘看作是對她極大汙辱和無情的打擊,那麼她會馬上拒絕男青年的求愛。相反,如果姑娘笑了,男青年也會以相同的方式“報複”甚至與姑娘永不來往。——打噴嚏的忌諱。打噴嚏,在西方常被視做是一種能夠預卜未來之事的征兆。在一星期中不同的日子裏打噴嚏,所預測的事情在西方人看來也是不同的。例如:星期一——可能遇到危險;星期二——可能遇見不速之客;星期三——可能會收到一封信;星期四——可能會收到一份禮物;星期五——可能會有傷心事;星期六——可能會見到自己的情人。此外,在早餐前打三個噴嚏意味著將收到禮物,而在飯後——尤其是晚餐打噴嚏,則意味著身體健康。一個——表示能得到一個吻;二個——表示能實現一個心願;三個——表示能收到一封信;四個——表示能收到一個郵包;五個——表示能得到銀子;六個——表示能得到金子;七個——表示能得到一件秘密。等等。西方人一般認為,朝右邊打噴嚏是吉利的,而朝左邊則是凶兆。西方人在看到自己周圍有人打噴嚏時,一般都要對那人說一句“上帝保佑你!”據說,不這樣說對自己是不利的。——印度人認為將孩子放浴盆中洗是不人道的,因為盆中的水不會流動,是死水。——許多西方人不肯在梯子下麵走過。道理是,也許一罐油漆會倒在你頭上,漆匠的刷子也會滴下油漆。不過,當這件事不吉利,可能是因為梯子靠著牆,形成三角。早期基督徒把三角當作三位一體的象征,因此也當它是永恒。從三角下麵走過,就成了侵犯聖境,不免自討苦吃。——猶太教的禁忌。每逢星期六,是猶太教的“安息日”,也稱“主日”。根據猶太教的規矩,教徒不能在安息日接觸金錢、火柴或機器,所以在“安息日”這天,以色列某些大廈的電梯都經過特別安排,無需按鈕,每隔一層樓自動停一次,要不然,猶太教徒在星期六將會寸步難行。——有的國家把牛敬若神明。在印度、緬甸、尼泊爾等國,黃牛被人們奉若的“神牛”。對神牛,不準鞭打,不準傷害,不能使役,更不能宰殺吃肉;“神牛”走到那裏,人們都會把最好的食物送上;逢年過節,要舉行敬牛儀式:在公路、鬧市遇到“神牛”車輛、行人都要回避、繞行。尼泊爾把黃牛定為“國獸”,如果有誰傷害了“神牛,不管有意無意,都會被罰款,甚至受到法律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