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女皇》大改九
李賢是武則天在前往昭陵的路上生的,差點讓武則天難產而死,故而武則天非常不喜歡李賢、甚至造謠說李賢不是自己親生的,而李賢也知道自己不招母親的喜歡、暗中積蓄力量與母親進行對抗。
掌握了軍權的武則天,開始推行自己的改革,即所謂的“建言十二事”:
一是“勸農桑、薄賦徭”,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減輕百姓的稅負;
二是“給複三輔地”,重點減輕長安及周邊地區的稅負;
三是“息兵、以道德化天下”,終止了對吐蕃大規模進攻的準備,轉而以防禦為主;
四是“南、北中尚禁浮巧”,讓朝廷直營的手工工場停止大規模製造奢侈品;
五是“省功費力役”,減少征發民夫進行工程建設,與民休息;
六是“廣言路”,鼓勵文武百官積極上書、評議國政;
七是“杜讒口”,打擊誣告、誹謗的風氣;
八是“王公以降皆習《老子》”,要求文武百官學習李唐國教道教的經典;
九是“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要求人們為母親服喪也要服滿三年;
十是“上元前勳官已給告身者、無追核”,上元元年之前的蔭舉勳官,不按新的任官標準罷免;
十一是“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增加在京文武百官的薪俸;
十二是“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任職時間長、有才幹的人,可以申請升官。
在推行改革的同時,為了獲取李治的信任,武則天派人殺死了被自己流放的異母兄長武元慶和武元慶——兩人在武則天年少時折辱過她和她的母親,被當上皇後的武則天找借口流放了,還被賜姓為“蝮”。
雖然李治信任武則天,但是武則天與兒子李賢之間的矛盾卻越來越深,特別是李治和武則天的寵臣明崇儼突然遇刺身亡——他曾向武則天勸說改立武則天最寵愛的李顯繼位;
最終,武則天發動了李賢謀反大案,派宰相裴炎去調查李賢、從李賢府上搜查出輕甲數百件,得知妻子武則天與兒子李賢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後,李治選擇委屈兒子李賢、改立李顯為太子......
(裴炎由在《新三國》中扮演曹操的陳建武出演)
在《女皇》第一季《武曌傳》的大結局,即將被流放的李賢,苦笑著向母親武則天交出了父親李治賜予他保管的傳國玉璽,並且向武則天進獻了一盒寶物:
說是自己馬上就要被流放、來不及參加妹妹太平公主李令月的婚禮,希望武則天能幫他轉交;武則天答應了李賢的請求,接著來到朝堂上,宣布廢李賢、改立李顯,以及太平公主李令月即將舉辦大婚......
江南和左寧南等海藍文學以及飛奈華夏製作中心的編劇們,一起完成《女皇》的第一季大改後,就又被拉去參與電視劇《長安城十二時辰》的宣發了。
相比投資1.58億的《拍案驚奇:袁天章》,投資5.62億的《長安城十二時辰》的宣發力度要高出一個數量級——飛奈華夏平台在宣發《長安城十二時辰》上可謂是火力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