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是指在燦爛的曆史長河中的某個以經濟、政治、文化等等狀況為依據而劃分的時期。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人類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了空前發展。從探索宇宙到漫步宇宙,人類科學水平達到了空前強盛的地步。
在踏入宇宙之後,人所居住的社會也發生了深刻變革,可隨之而來的卻不是和平,而是戰爭。
那是一個****的時期,戰火燃盡了地球上所有的國家,人類所有已知的的一切幾被摧毀。
再後來,戰爭年代過去了,曆史將我們推向了融合,之後,一個全球性的政府成立了。
全球聯邦成立之後的50年,人類克服了種族之間的語言不通,遠距貿易困難,不同文化之間存在差異的種種問題,社會和平統一,人們享受著和平的成果——長久的壽命,死亡率下降,人口數量不斷增長,人類文明空前繁榮。
但是,社會問題也在增加,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人對各種資源的需求也在增加。戰爭時期肆意使用的武器汙染了土地,不可避免的對地球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生活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被戰爭毀壞的一塌糊塗。
賴以生存的地表隻剩下原來土地的十分之一可供居住,人們蝸居在有著透明護罩的大大小小的生態圈中,住在遮天蔽日的,各種空中管道相連接的,蘑菇一樣的樓房裏。總之,生態圈內是一片文明繁華,圈外是各種汙染輻射肆虐的貧瘠戈壁。
地麵上的生活空間隻有一點點兒,在這樣糟糕的環境中人類還得以生存和生活,完全是依靠千百年來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
戰前科學技術水平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空間科技已成熟,全球聯邦成立之後的50年中,政府通過教育引導向公眾普及了空間技術,人類開始大規模的應用空間技術開發、利用太空資源。例如小行星上的礦產資源開采已經不再是空談,利用先進的微重力技術,順著星球軌道送上幾名曠工開采空間資源不再是空談。
人們靠著淨化空氣裝置過濾汙濁的廢氣,利用機器製造氧供給呼吸,食用人工合成食品滿足胃口的需要,使用化學合成布料製作服裝保持身體的溫暖,製造機器人服務生活……這些偉大的發明讓人們什麼都不缺少,但是糟糕的生活環境依然讓人們心生不滿。
滿目都是鋼筋、水泥、管道,因為空間不足,缺少自然景觀的環境讓人們身心俱疲,漸漸的也失去了活力與笑容。隨著人口增長,生活空間也是越見狹窄,目光所及的土地完全被生活建築所覆蓋,偶見幾株稀疏的,滿身是硬刺的攀援種植物被鐵索吊在高高的建築物上,墨綠色的葉子很小,數量也很少,長得並不是很好,這些植物的壽命很短並且不好種植。
聯邦50年7月,在全球各地的生存圈,為了呼籲人們行動起來,在一些有識之士的提倡下,人們自發的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行動。在這一天,總計7000多萬聯邦公民走上街頭。
“……戰後出生的人們從未見過藍天與綠地,大自然對我們來說是隻存在於童話故事中的幻想世界。作為有氣節、有血性的人,我們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熱愛這片土地,作為有氣節、有血性的人,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家庭,怎能讓孩子生活在這殘破的土地上?怎麼能讓藍天、白雲、森林、草地成為傳說?”
“我們要藍天!”
“我們要白雲!”
“恢複地球環境!”
“……”
人們高舉著地球模型、巨畫、標語高喊著恢複自然環境或生態環境的口號,舉行遊行,呼籲聯邦政府采取措施恢複地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