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
唰......
唰......
廢棄的工廠,王少宇私有訓練籃球場內,一個身影在跑動著,跳動著,投籃著,神情專注,目光堅定。
汗水在身上流淌,也有隨著王少宇的跑動,飛揚在空中,在陽光的照射下,成了亮晶晶的一顆。
這個訓練籃球場之所以成為王少宇私有的訓練場地,除了這裏安靜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
為了讓自己的訓練更有針對性,王少宇已經特意將這個籃球場進行了改造。
將三分線向外挪了兩米,這樣的距離比NBA的三分線還要遠一大步。將籃筐半徑縮小了5厘米。
以NBA為例,標準籃筐半徑為22.5cm,直徑為45cm。籃球的半徑為12.3cm,直徑為24.6cm,籃筐半徑縮小了5cm,就意味著整個籃筐直徑將變為35cm,這個大小,剛好比籃球直徑長大約10cm。
本來王少宇覺得籃筐越小訓練的效果越好,當麵對標準籃筐的時候就會越準,但是後來發現並不是這樣子的。首先,每個投出去的球,都是有弧度的,這個弧度因人而異會各有不同,以公認的標準弧度45度來說,如果將籃筐縮小到幾乎剛可以進去一個籃球的大小話,訓練下去的效果隻會越來越差,因為45度的弧度過來的籃球根本進不去籃筐。
後來經過谘詢一些人,得到了目前這個最適合訓練的籃筐半徑。
王少宇自從將這個私有的籃球場改造,並開始利用這個籃球場日複一日的訓練後,發現效果還是很明顯的。由於籃筐變小,不自覺的,投籃的弧度就變得很完美,隻有這樣才能更容易將籃球投進去。由於將三分線擴大了,這樣隨著三分線內的區域變大,自己為了要保證投籃沒有死角,需要每個點都要訓練到。也因為三分線擴大了,當站在標準三分線之外投籃的時候會感覺很容易。
訓練開始。
王少宇為了先將身體活動開,會先繞著整個籃球場外圍跑20圈。然後調整一下,開始投籃訓練。
每個投籃,王少宇都很重視質量,投籃的弧度,籃球的旋轉,出手的速度,都要達到他認為的滿意的地步。
王少宇把投籃的半場分為5個大區域,每個大區域,王少宇都要投進200個球。
這是一項很枯燥的行為,沒有人逼迫,隻是自覺地每天訓練,其實很難。不過為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球員,王少宇覺得這根本不算什麼。
……………………………………………………......
上海。
大鯊魚籃球俱樂部。
姚明坐在一張大椅子裏摸著胡子想事情。
跟王少宇團隊的合作現在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一部分資金已經到位了。姚明喜歡像他一樣爽快的人,這樣的人合作起來會很融洽,王少宇以及他的團隊就是這樣的人,一點也不拖泥帶水,承諾的東西執行的很快。
這並不是姚明真正思考的事情,姚明思考的事情是,CBA新賽季就要開始了,自己球隊的球員並不是很整齊,尤其是外援這一塊。根據CBA規定,一支球隊隻可以有兩個外援,自己球隊現在一個還沒有,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