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孩子是我惟一的希望--期望值過高型父母的教子方法(4)(1 / 2)

表現愈佳的孩子競爭性愈強,並且明白自己在班上的地位。他們不需分數作為 激勵,卻明顯需要大人不斷的肯定與讚美。有些孩子因此要求老師在每一科試卷上 記下評分,以確定老師對學生的印象。但是,過度依賴外界的肯定將阻礙孩子對自 身價值的認識,為了博得權威人士的喜愛,孩子可能以諂媚或欺騙為手段,借以引 起大人們的注意。

孩子進入高中階段後成績仿佛愈顯重要,父母此時對孩子的分數好壞顯得異常 吹毛求疵,而高考成績尤其關係著孩子能否順利進入大學。國外的某些教育體製並 無高考一關,高中生畢業後申請學校或工作時,大學的入學審核委員或求職處的雇 主皆希望這些十七八歲的孩子除了學業之外,在領導、運動或課外活動上也有所表 現。此外,誌願性的社區服務工作,或暑期及課外打工的經驗,也都在錄取與否的 考慮範圍內。由此可見,學業成績並非至上,成績分數之外,確實還有許多寶貴的 事物值得孩子們努力去追求和學習。

有位年輕的媽媽向筆者談了她自己的感受,這對於其他的媽媽是會有一點啟發 作用的。

我希望兒子將分數看淡些,他太在意別人對他的期望了,分數帶給他的壓力阻 礙了他個人的成長。孩子的成績不錯,但成績好壞並不能顯示個人的創造力和想像 力,而實際上,這後二者才彌足珍貴。

我試著和孩子討論課外的遊戲及活動,這些活動不具任何分數競爭的色彩。如 果我和孩子有更多相處的時間,我願意帶孩子多做一些戶外的散步,收集一些花草 ,詢問一些科學性的問題,並讓他以不同於學校的創造性思考方式學習各種事物。

我是名職業婦女,能做的自然有限,但我將盡力拓展孩子對他自己的認識,他 必須了解他不僅是名學生,更重要的是他還是個人。

誠然,成績單是一種功能有限的教育工具,它僅僅負責喚起父母的警覺,提醒 父母們尋求進一步有關孩子的詳盡訊息,鼓勵父母們和老師保持聯係並注意孩子的 日常作息。成績單絕非萬能,它代表老師們的一些意見,這些意見僅僅反映孩子的 部分生活實況,包括某些學業或在校的行為表現。成績單或能反映孩子適應學校生 活的能力,卻無法預測孩子未來的成就。

有些孩子得天獨厚,可以駕輕就熟地適應學校生活並獲得優秀的成績,有些孩 子則需經過一番奮鬥和掙紮。但是,好的成績未必能造就出優秀的孩子。就長遠來 看,具有獨立性格、幽默特質、藝術或其他特異天分的孩子,有時反而可以過著豐 盛美滿的人生。

3.如何走出期望值過高的誤區順應孩子的興趣和能力近年來由於生活的不斷富 裕,生活水準日愈提高,一般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寄望比起曆代父母自然有過之而 無不及。從父母心目中理想子女的形象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父母希望孩子有 多方麵的興趣。跟古代人不是學文(詩書),就是學武(練兵打仗),那樣地涇渭 分明,真是大異其趣。

人的興趣本來就是單方麵的,也許孩子起初不感興趣,但在父母的引導、鼓勵 下,給予良好的環境和機會去學習,孩子也可培養出興趣來。不過,父母必須了解 孩子的個別差異,他是否有能力學習,他是否願意學習,是否有時間學習,父母有 沒有能力供孩子學習,都需要父母一再觀察、考慮的。

何況,孩子的愛好是隨著成長,很自然地表現出來的,而且一再地選擇,一再 地變更;除非是不良的嗜好,否則不要太早指出一條路,讓孩子走!

總之,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扮好為人父母的角色最重要。不見得要給孩子很高 的期望、很大的壓力他才會出人頭地;因為,孩子的期望壓力不僅是來自父母而已 ,他的老師、同學、朋友都會給他壓力。既然學校已經有很大的壓力了,父母就不 要再給孩子太多的期望壓力,在家裏讓他放鬆身心,緩和緊張的情緒反而更好。

順應孩子的能力及興趣,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關照,使孩子身心健康,能掌握成 功的機會,也懂得忍受挫折,孩子便能正常的成長,這才是父母所應扮好的角色。 不要天天忙著工作、應酬,不清楚孩子真正的興趣和性向所在,卻要求孩子要如何 如何,等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不僅孩子覺得難過,自己也會感到挫折、失望 。

專家觀點很多父母雖然都知道要順應孩子的能力及興趣,然而,認知的層次 並不等於行為,孩子的能力及興趣,如果是父母主觀的認定,就談不上所謂的順應 ,反應是操縱了!最好先讓孩子去嚐試,再從日常生活中觀察、了解孩子的學習情 況,而且常跟學校老師聯絡,偶爾和孩子的同學、朋友聊聊,自然知道孩子大致上 的表現,如果能為孩子做性向測驗,那就更客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