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處變不驚,化尷尬為神奇(3)(2 / 2)

日本影評家澱川長治曾說:“我從來沒有碰到過令我討厭的人。”這是一句了不起的名言,你如果能夠去除不跟討厭的人講話的觀念,一定會變得很有人緣,會話技巧也必提高,這種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而如果一次話不投機就放棄了深入了解的機會,或許失去的要比得到的更多。記住,給彼此一個機會,或許你就能收獲一個知心的朋友。

化幹戈為玉帛

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1767-1845年)曾經和一個叫做本頓的人決鬥過。本頓一槍擊中了傑克遜的左臂,子彈一直留在裏麵近20年。到1832年醫生取出子彈的時候,本頓已經成了傑克遜的熱情的支持者。傑克遜建議將子彈歸還本頓,但本頓謝絕接受,說20年的保管期(按照美國法律的規定,遺失物或被拋棄物的追索時間為20年)已使產權發生了轉移,子彈的所有權當屬傑克遜了。而傑克遜說自從上次決鬥到現在還隻有19年,產權關係沒有發生變化。本頓回答說:“鑒於你對子彈的特別照管,並且一直隨身攜帶,因此,我可以放棄這一年。”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難免會有些舊怨出現,這些舊怨可能會造成不愉快的人際關係,該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上麵的例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辦法。

寬恕就是給別人機會,給自己機會。“化幹戈為玉帛”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非常重要。生活在社會中,必然有矛盾和煩惱,如夫妻、鄰裏、同事間不和諧,均會使人出現負麵情緒,甚至產生仇恨。在被別人曲解和傷害時,本能的反應就是報複。然而,報複雖然可以發泄怒氣,減少心中的負荷而痛快一時,但會激化矛盾。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避免進入困境,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寬容,做到寬容大度,摒棄前嫌,化幹戈為玉帛,從而減少對心理的刺激,必然有益於身心健康。

要勇於麵對問題,解決問題,不能逃避,老死不相往來。將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及無法解決的問題分別列出。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全力以赴去解決,無法解決的問題先尋求支持,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凡事盡力而為必能得到對方的諒解與支持。

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交談中,我們應首先避免爭論的話題,即使你對這個話題有堅定不移的立場,最好也不要提起,因為爭論很容易造成敵對心理,爭執雙方很快會陷入“競爭狀態”,舌劍唇槍,互不相讓,很少有人能對敵對者的攻擊采取溫和的反應,所以最好不使善意的討論變成激辯。

其實,兩個人之間的交談很簡單,隻要找出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就行了。假如對方對你的話題不置可否,你須留意,切勿尖刻、偏執地討論這個題目,還是另擇題目為好。辯論對兩個頭腦冷靜、有談話技巧的對手來說是一種開心的遊戲,可對於容易衝動和脾氣不好的人卻是一件危險的事。

人們在交談中常有一些失言:“哎,你兒子的腳跛得越來越厲害了?”“你怎麼還沒結婚?”“你真的要離婚嗎?”等等,一些別人內心秘而不宣的想法和隱私被你這些話無情地暴露了出來,實在是不夠理智的。如果你想讓人喜歡,就不要對跛子談跳舞的好處和樂趣,不要對一個自立奮發的人談祖蔭的好處,不要無端嘲笑和諷刺別人,尤其是別人無能為力的缺陷,否則就是一種刻薄。此外,除非是熟識的親友,否則不必多談對方的健康問題,他若身有不適,很可能勾起他的愁緒,一旦他抱怨起自己的疾病和痛苦,你又未必會感興趣,但你若沒表露足夠的同情心,則會使對方覺得你冷漠、自私。既然如此,那又何不談些令人愉快的事呢?

一般來說,批評別人的話題應盡力避免,然而讚美別人所做的工作和本領卻是很合宜的,常會使聽者感到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