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歲時記》reference_book_ids\":[729900204009141354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如果你以為大豬蹄子是豬的小腿,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豬其實是用腳趾站在地上的,而你啃的豬蹄其實是豬的腳掌。
順著往上看,是豬的腳腕,然後是豬的膝蓋。
豬的大長腿真不簡單,令無數吃貨為之傾倒,其中就包括大詩人蘇東坡。
傳說蘇東坡他媳婦王弗有一次在家裏燉肘子,一時疏忽,將肘子燉焦了。為了掩蓋焦味,王弗往肘子裏加了各種調料,誰知這肘子的味道竟格外好。蘇東坡便向親朋好友推薦這燉肘子,於是這種肘子的做法就流傳開來,並被稱為“東坡肘子”。
敲黑板冷知識
跟蘇東坡有關的美食
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我國宋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詩人。其實,蘇東坡還是一位美食家,據說家喻戶曉的傳統名菜東坡肉就是他發明的。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和老百姓一起治理西湖,老百姓為了感謝蘇東坡,紛紛送來豬肉、美酒。蘇東坡就命人把這些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油潤潤的,分給百姓吃。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
除了東坡肉,蘇東坡還創製了一道素菜——東坡豆腐。相傳蘇東坡被貶黃州時,俸祿不高,生活過得十分簡樸,客人來了,隻能用手邊現有的食材來做菜招待客人。有一次,他用黃州豆腐製作了一道菜,客人吃過後讚不絕口,從此這種豆腐的做法便流傳開來。
此外,還有東坡魚、東坡餅等很多美食,都與蘇東坡有關。
水煮魚是川菜的代表,據說它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距今隻有40年的曆史。
1983年,在重慶的一個廚藝大賽上,一位神秘的大師傅製作了一道水煮肉片,技驚全場,獲得大獎。大師傅的親朋好友來他家中祝賀,帶來了一條草魚。
於是,大師傅就用製作水煮肉片的方法做了一道水煮魚。水煮魚便由此誕生了!
先將花椒、辣椒、薑蒜等爆香,然後將魚肉放入沸水中煮到七成熟,撈出盛入碗中,淋上大量的熱油,此時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敲黑板冷知識
魚肉的營養價值
俗話說,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魚肉。畜肉就是豬、牛、羊肉,禽肉就是雞、鴨、鵝等家禽肉,而魚肉包括海水魚和淡水魚兩類。在這些肉類中,魚肉是最優質的一種。魚肉味道鮮美,肉質細嫩,比畜禽肉更易消化,特別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而且,魚肉富含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保護心腦血管,減少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生。魚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鉀、磷、鐵、鋅等礦物質,可益智健腦,增強免疫力。
在我國,食用的淡水魚主要包括鯉魚、草魚、鯽魚、鱖魚、鰱魚、鱅魚等,海水魚包括黃魚、帶魚、平魚等。魚的做法也很多,可清蒸、紅燒、油炸、烤製、燉煮、醃製等。
據說麻辣燙誕生於四川樂山的牛華鎮。
這種方便的吃法最早是由長江邊的船工和纖夫發明的。後來,為美食而生的四川人逐漸把麻辣燙發展成了冒菜和串串香。
在這個過程中,一幫剛剛失業的東北大兄弟發現了麻辣燙這種神奇的美食。
他們把麻辣燙帶回了東北,並對麻辣燙進行了顛覆性的本土化改良,又麻又辣的紅油變成了香味醇厚的麻醬。
誰知這一改良,竟成功征服了無數吃貨的胃。
從此,東北麻辣燙走向全國,多家東北麻辣燙連鎖品牌由此誕生。
敲黑板冷知識
麻辣燙口味的南北之分
麻辣燙的口味有南北之分,南方口味主要集中在川渝一帶,那裏是麻辣燙的“故鄉”。四川的麻辣燙裏放了辣椒和花椒,一碗麻辣燙端上來,滿滿的紅油,吃起來又麻又辣,鮮香有味。而北方口味的麻辣湯以東北麻辣燙為主,東北麻辣燙可以說除了“辣”和“燙”之外,已經完全不“麻”了,因為它屬於清湯類的麻辣燙。把食材燙熟撈出後淋上花生醬或芝麻醬,再加點辣油,很少放花椒,所以不麻。而且東北麻辣燙的湯是可以喝的。
在我國,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差異,同一種食物,也會根據地域差別演化出不同的口味。
宮保雞丁既是魯菜,也是川菜。
當年做山東巡撫的清朝官員丁寶楨因為平息戰亂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據說他喜歡吃辣,也喜歡吃雞和花生米。
有一天,丁寶楨來到大明湖畔,忽然聞到從一戶人家飄出誘人的香味。
於是他禁不住誘惑,走進這戶人家,看到主人正在做菜。
之後丁寶楨又做了四川總督,川菜大廚對這道菜進行了改良,做出了川味的宮保雞丁。後來宮保雞丁被四川的官員獻給皇帝,成了宮廷菜的代表。
敲黑板冷知識
在國外深受歡迎的川菜
宮保雞丁不僅是一道中華傳統名菜,而且享譽世界,成為外國人眼中中國菜的招牌菜品。它的味道香辣可口,嫩滑的雞肉配上香脆的花生,深深俘獲了老外的心,讓他們欲罷不能,吃了還想吃。宮保雞丁傳到國外後,也被改良,辣味減少了,酸甜的口味更重了。
近些年來,中國的川菜越來越受到外國人的喜愛,麻婆豆腐、川式火鍋、夫妻肺片、水煮牛肉、擔擔麵等,都成了國外的中餐館裏的熱門美食。在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上,宮保雞丁、麻辣燙等川菜和小吃也成了外國運動員必點的人氣美食。
夫妻肺片簡直就是在川菜館子點涼菜的不二選擇。
據說在20世紀30年代,成都有一對夫妻——郭朝華和張田政,他們走街串巷,提籃叫賣自製的涼拌牛雜,也就是用牛肚、牛舌、牛肺等食材做成的小菜,物美價廉,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