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三四十歲的人,其中包括不少有家室的,因為對現實中的婚姻失望,感到孤獨無助,在生活中又有種種的顧忌,就自然而然會選擇網上交友這種隱蔽而便捷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感。眾多網絡聊天室的存在為這些人提供了方便,在那裏,他們找到了久違的那種莫逆於心、深入骨髓的異性體貼以及無條件的、絕對的情感交流。那種感覺,隻有熱戀的男女才能體驗得到,已進入婚姻狀態的男女卻很難再有那樣的體會。這種感覺成為一種致命的誘惑並激發起已婚男女對愛情的再度渴望,從而成為誘發婚外戀的溫床,帶給家庭無情的衝擊,使很多家庭為此解體。
43歲的丈夫與妻子離婚了,他說:“是網戀讓我們這段持續了20年的婚姻短短幾個月就破滅了。”
僅僅在半年前,丈夫發現妻子總是一個人關起門來和網上男友聊天。他悄悄看過妻子的聊天記錄,那些話語親密得讓他無法接受,但妻子堅持認為這是她個人的隱私。為了逃避家中的“壓抑”,妻子索性到單位上網,手機也不開,每天很晚甚至後半夜才回家。兩人終於在爭吵中分居了。在妻子出走的日子裏,丈夫以網友身份匿名和妻子聊天,妻子竟欣然接受他這個“陌生”網友近乎挑逗的約會邀請。當丈夫氣憤地拆穿這一切時,他們都知道兩人的婚姻再也無法彌合了。
另一個家庭比這還要不幸。自從家中添置了電腦,妻子就迷上了網絡情緣,夫妻感情日益惡化。後來,妻子因網戀出走,還帶走了夫妻倆共存的10萬元存折,至今杳無音信。網絡是虛擬的,但網戀卻遵循著現實戀愛的規則。一種形式成熟了必然向另一種形式轉變。當感情發展到一定程度,雙方就需要進一步地占有和承諾,要求對象的唯一性。也就是說,網戀的有名無實難以避免地要向有名有實的方向發展,網上的戀愛必然要有一個兌現的過程。這中間唯一的阻擋就是社會道德規範和當事人對自己家庭的責任。可是,在激情和本能麵前,作為理智範疇的規範勝算幾何呢?
越來越多的傳統家庭在這種衝擊麵前潰不成軍,網戀對家庭的危害正日益嚴重地顯現出來。
不要和他糾纏
網絡情人的相識,隻是緣於一次偶然的聊天。那種聊天原本可能隻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日子,也可能隻是為了獵奇,誰知道一觸電,居然來勢凶猛,有銳不可當之勢。
潔與宏的結緣,就是這樣開始的。可是,在網上相戀很久以後,潔才知道宏是有婦之夫。
一個寂寞的冬夜,潔無聊地在網上到處亂晃。在聊天室裏,她遇到了正在值班的宏。
他倆有點兒一“見”鍾情的味道。潔覺得這個人很會關心和體貼別人。接下來的日子裏,宏經常在早晨來電話,叫她不要睡懶覺,起居要有規律;他也會告訴她,要用冷水洗臉,這樣美容;還會叮囑她,不要吃泡麵,因為沒有營養。有時候,他們會長時間地通電話,一邊聊天一邊聽音樂;更多的時候,他們倆都是一言不發,任憑音樂在話筒裏繚繞。
潔就這樣愛上了他。
有一次,潔以漫不經心的口吻問宏:“能不能告訴我,你結婚了嗎?是否有小孩?太太做什麼職業?”
宏說:“我的小孩都會到處跑了;太太嘛,也曾經有過,她的職業應當是教師吧。”於是潔就以為他是個離婚的男人。
潔沉浸在愛的甜蜜中,她經常跟宏在電話裏談情說愛,甚至還談到了結婚和用什麼方式買房子。他叫她心肝兒,她叫他寶貝兒。
有一天,潔忽然接到一個女人的電話。對方說話的口氣很沉靜,但這沉靜卻讓潔感到有些忐忑不安。“請問你是潔嗎?”“不錯,你是哪位呀?”“我是宏的妻子。”聽到這裏,潔愣在了那兒。然而更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宏的妻子竟開始檢討起了自己的錯誤:“對不起你,是我沒管好自己的丈夫,他才會在外麵做出這樣的事情。我想你是無辜的。其實在生活中,他也許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可愛。他事業上的確很有成就,但是生活能力很差。”聽到這裏,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本來還有些局促的潔忽然間也“大義凜然”起來了。她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把宏洗刷得幹幹淨淨。她說和宏是偶然認識的,他把自己的情況都說清楚了。“是我對他產生了好感,願意跟他來往的。”接著她又聲明,她和宏什麼事情也沒發生,也沒見過麵,就是在網上和電話裏聊聊天兒而已。
他的妻子說:“有些男人,好奇心強,喜歡刺激,就難免出點問題。但他們並不想為此放棄和改變現實。新鮮勁兒過去了,他們該是什麼樣就還是什麼樣。所以發現他在網戀,我並沒有多麼傷心和吃驚,也沒有覺得事情多麼嚴重。”她相信,就是現在,宏的心還在她的身上,還在這個家裏,還在事業上。最後,她請潔今後不要再和宏聯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