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3)

有人曾問我:為何如此鍾情於古體詩?我的回答一個字:美!2009年5月23日,第二屆中國詩歌節在西安召開,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在致辭中也說:“詩歌,是人間最美的藝術花朵。”

這朵最美的藝術之花,早在三千多年前就盛開在華夏大地上,春秋時已是碩果累累,那就是《詩經》,這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經過曆代詩人的精心栽培、不同高超園藝師的修剪,以及數千年曆史的篩選、積澱,留傳至今的詩歌內容豐富,光輝燦爛,仰望,如巍峨無極的崇山;俯視,如奔騰東去的長河;不僅是藝術寶庫,也是人生寶庫。空閑或心情煩躁時,泡上一杯清茶,讓古典音樂或輕音樂在小空間裏輕輕縈繞,一邊欣賞悠揚的旋律,一邊在詩的藝術王國裏慢慢覽勝,心靈就可以得到滋潤,藝術修養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也許還會從中領悟人生真諦,甚至可以借鑒和更好地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同時還會改變人的氣質。古人雲:腹有詩書氣自華。人生有時間享受這種美,有水平欣賞這種美,真是件幸事、樂事。正因如此,中華民族曆來有喜歡傳誦經典詩歌的習慣,就是在文化娛樂多元化的今天,喜歡欣賞古典詩的人也越來越多,不少家長還把它當做幼兒的啟蒙教育。祖先為我們創造、留下了如此豐富精美的傳統文化,我們為何不去愛、不去享受?

我對古體詩的美感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麵:氣勢美、情操美、含蓄美、教育美。這種美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還激發了我創作古體詩的靈感和癡情。當然,在創作過程中不會一帆風順,但戰勝困難後隨即產生的那種“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幸福、快感又是多麼的美好!我將在本書後麵的章節中比較具體地談到這一點。

氣勢美吸引了我。我在詩集《馬踏千裏激情揚》的《自序》中提到過:“讀初中時,正值‘文革’初期,我們學生經常讀毛主席的語錄和詩詞。當我一接觸到毛主席的詩詞,就被主席的激揚文字、磅礴氣勢、奔放感情所感染,所傾倒,所陶醉!毛主席詩詞給我的感覺太好了”……“‘文革’結束,我欣賞到了唐詩宋詞,特別是經過老師的教學、指點,我尤其喜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人的詩,並與他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些名人的詩詞共同的特點是氣勢恢宏,震撼心靈,讀後讓人感到非常暢快。如讀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憶秦娥·婁山關》、《七律·長征》、《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詩詞時,我就會被毛主席氣吞八荒、雄偉奔放的豪情所震撼。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將進酒》)、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陸遊的“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我在讀這些名人詩句時,都會產生強烈的震撼,感到非常的美。這恐怕與我的性格有關,我在詩集《自序》中曾提到過:“我雖為女流,但性格豪爽,富有激情,因此隻要一讀那些想象超凡、感情奔放、氣吞山河、驚世駭俗的詩句,就會沉浸在無比的快樂和興奮之中。”正因為我非常喜歡充滿豪氣的、感情奔放的美,所以自己在寫詩時就有意無意地表達這種美、創造這種美、傳遞這種美。如下列詩句:

雙手建起核電站,笑談秦皇太一般。

--《秦山抒懷》

右腳一跨踏昆侖,雙臂斜伸托蒼天。

--《登泰山》

峰巒萬叢不迎客,他年重上喚千山。

--《井岡山》

何時還吾太湖美?將軍仰嘯問上蒼!

--《將軍仰嘯問上蒼》

就整體而言,我的詩基本上都體現了豪放的風格。每當我寫出類似的詩句,釋放激情後,心裏感到非常暢快!這種美感,恐怕隻有親自實踐的人才能真正體會。

情操美吸引了我。充滿正氣,具有高尚人格美的詩詞同樣能深深吸引我。如嶽飛的《滿江紅》,讀了這首詞,馬上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不僅是我,我想大家都會情不自禁地被嶽飛憂國報國的壯誌胸懷所感染、所震撼。正因為嶽飛具有這種氣吞山河的高尚情操,以及捍衛國家的雄心壯舉,所以他一直被人們頌揚,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優秀女兒,為了保家衛國,奔赴戰場,英勇殺敵,前赴後繼,視死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