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原來如此二(1 / 2)

我先把慕容告訴我的事向重新老劉說了一遍,接著問道:“我不明白,是不是以前做買賣時都是不用現銀,先賒欠行商的貨物,賣完了了在付錢,行商就真的會這麼笨,讓你白白的占用他的本銀?”

老劉笑了笑,然後收斂笑容正色答道:“大多數情況下事這樣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市場上緊缺的貨物,坐商還是會出現銀買。其實天下間最可憐的是行商,本小俐薄,還要受各地行商牙行的欺負,一年下來辛辛苦苦掙幾兩銀子不容易,老夫年輕的時候,賣了家裏的幾畝地,也學著別人跑起買賣來,從湖州販絲綢到揚州來賣,不想到了揚州,把手裏的絲綢盤給一家店鋪後,說好賣完後收銀子的,我在揚州苦熬了三個月,到最後去收銀子,店家說我的絲綢質量不好,沒沒賣出去,不肯付錢,我不答應,同他們理論。鬧到最後他們給了我一些風一吹就散的絲綢,我幾百兩銀子的貨就這樣給他們黑了。

我一氣之下就病倒了。要不是老東家收留我,說不定我早就死了。“

“進了店,我才知道商場裏的規矩,行商送貨上門,沒有現錢現貨的道理,良心好的商家,押你個三月五月的,良心不好的,押過十年,二十年都有。黑了的,真的敗了家,還不起的,多了,牙行也一樣,看你運氣。一般的行商都是一輩傳一輩,祖上幾輩人都是做熟了的客戶,不認識的商家牙行絕對不敢賒貨。都是熟人介紹的。新人想做買賣得有行內人帶著才行。象我當時的樣子,不死才怪。”老劉笑了笑,說道。

“我就更加不明白了,既然賒欠已經成為一種行規,幹嘛會有人出來破壞這規矩,用現銀收貨,”

老劉想了想,說道:“這怕是老東家做的手腳,少東家知道,我原本是綢緞莊的掌櫃,別的不明白,這湖絲,綢緞還是明白的。估計老東家低價把鋪子轉給漕幫時,附加條件就是漕幫的綢緞莊得用現銀收貨,老東家這一手幹得漂亮,而且功德無量,“

老劉有點興奮,大聲說道“這個口子一但給人撕開了,整個揚州城,整個天下都要變,行商的日子好過多了。少東家,真正撐起大明商業的不是想你這樣的富商,當然像少東家這樣精明,這樣有眼光的年輕人不多見了,祖宗留下來的基業能夠守住不敗的就算是好的了,“老劉順勢給了我一個香噴噴的馬屁。

“像少爺的好友慕容公子家,在揚州也算有點淺,可全都扔到田地上去,一年也就拿個五六萬兩銀子出來做買賣。從頭到尾就在計算人家行商手裏的一點銀子,這生意怎麼做的好。天下行商何止千萬,大的不說光是手裏則有幾百千把兩銀子的中小商人,隻要他們手裏的銀子滾動起來,這能帶了大大的財富。以前他們手裏的錢一年隻能滾動一次,現在看來一年就能滾動兩次,甚至三尺五次。這是什麼概念,一千萬就變成了五千萬,

咱們銀號可有得賺了。我還擔心銀號的存銀多了沒辦法消化,現在看來還真是有點杞人憂天。現在正事收棉布,棉花的季節,看來今年進京的棉布至少比去年多一成,我還擔心什麼?“老劉越說越激動。揮舞著雙手,大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