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書金陵十二正釵、副釵、又副釵的判詞(1 / 2)

寫作《我在大觀園的日子》,源於對《紅樓夢》熱愛。本書的時間線基本按照原著前八十回在走,為劇情發展需要,可能前後會部分調整。

因後麵幾十回為高鶚續寫,個人感覺與原著相差較大。

後麵我隻按照個人的理解來寫,初次寫作,也許寫的不好,但也圓了我的一個紅樓之夢。

書中展現的故事情節,大部分都是源於我個人的理解,可能與大家理解有所差異,希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我先將原著中出現的判詞展現大家,我根據書中的結局陸續也會給大家新的判詞,大家看看就好,水平有限,權當娛樂。

感謝書友一直來的支持,在寫作過程中得到大家很多的批評與指正,衷心的表示感謝。

我會認真寫好每一個故事,謝謝大家的觀賞。

金陵十二釵判詞

薛寶釵:都道是金玉良姻,俺隻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薛寶釵判詞: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新判詞:

林黛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黛玉判詞: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新判詞:

賈元春: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裏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嗬,須要退步抽身早!

賈元春判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新判詞:

賈探春: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賈探春判詞:才自精明誌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裏東風一夢遙。

新判詞:心有男兒誌,不負眾人望。嫁從王妃起,扶賈不遺力。

史湘雲:繈褓中,父母歎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史湘雲判詞:富貴又何為,繈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輝,湘江水逝楚雲飛。

新判詞:

妙玉: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歎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肮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歎無緣!

妙玉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新判詞:

賈迎春: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奢淫蕩貪還構。覷著那,侯門豔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歎芳魂豔魄,一載蕩悠悠。

賈迎春判詞: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