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市,七裏屯的一家私人製訂門窗雜貨店裏,也就是一臨時搭建的鐵皮小屋。鐵皮上馬馬虎虎塗過一層綠油漆,夾雜著長年累月被雨水鏽蝕形成的鐵鏽,上方還有有一串明顯用白油漆塗過的歪歪曲曲的電話號碼139******70,足以彰顯經營這家雜貨店主人的辛酸。
九月上旬,酷暑還未褪去。一位稚氣未脫,卻又顯得比同齡人略做成熟的小夥兒,正彎腰在地上組裝小零件。
體格瘦削,175的個子也不算太高,一張臉生的不能講是俊俏,但卻生著一雙深邃的眼睛,透露著堅毅,仿佛飽受著時間人情的嚴寒,看透人情的冷暖;又清澈明亮,懵懂而不失忠誠。旁邊還有一位五旬左右的大伯,不時地和這位少年搭搭話,現在正一手抬著窗戶,另外一隻手用抹布小心地抹拭上麵的灰塵。
“王伯伯,好久沒有進來這樣的門窗了吧,看著挺貴重的,今天又有‘大客戶’了,是嗎?”
這位少年用破舊的T恤擦淨額上的汗珠後隨口問道。
“哈哈!不錯!荷塘灣那邊的有一‘大客戶’今天需要訂製三扇鈦矽門窗,又能小賺一筆,哈哈!”青年口中的王伯伯一手叉腰笑哈哈地解惑,著實忠實、豁達。
“哦!”
他倒是無所謂,各類客戶也見過不少了。但心裏卻對這樣的客戶感到好奇,畢竟這鈦矽門窗在當時算是比較昂貴的了。
“所以今天又要勞煩你了。”
“王伯伯,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您放心吧,下午我一定把此事做好!”
王伯伯待他不錯,就像親人一樣,王伯伯年齡也大了,幫伯伯做事是他應該做的。
“唉!你也是個命苦的娃啊!”王伯伯仰天感歎一番。
少年笑笑,沒有說話。動作卻更加迅速了。
這位少年名叫於強,15歲把初中讀完,由於家裏實在窮困潦倒,就被迫輟學,便沒有繼續讀下去。背起行囊,男兒誌在四方。
輾轉了很多城市,因為他的學曆、年齡、性格等諸多原因,工作都沒有繼續下去,最後來到了鳳凰市,七裏屯的這家門窗製訂店裏,盡管這項行業不算太熱門,但由於大爺樸實,名利心不重,就一直工作到現在,不曾離去。
由於家裏還有個小妹,比他小了兩歲,名叫於靜茹。就每個月打回去一部分錢,供家裏開銷和靜茹上學。
現在於強已經離家兩年多了,17歲的鄉村小夥兒已經經曆了兩年多的社會生活,吃過很多苦,也受過很多騙。
但由於他本來就沒什麼錢,也不覺得損失什麼,隻是讓他更清晰地認識這個社會。
於強的爸爸於剛和媽媽楊秀蘭典型的鄉村山裏人,靠種田維持生計。於是,生活的壓力就扣在了於強的身上。
於強一家的生活都很拮據,特別是於強,一個月隻有很少的一部分錢用來花費。
為了不讓家裏人擔心他,他善意地告訴家裏人自己過的很好………
盡管這樣,於強並不感到不滿,因為這些挫折鑄就了他的堅強,大爺大娘的收留並且還有酬金讓他學會了感激,讓他體會到社會上存在的些許溫情。
七裏屯,王大伯家裏。一個簡易的方桌上,擺了兩盤菜,有三個位置,每個位置上都放了一個饅頭、一雙筷子和一碗稀飯。
王伯伯和王大娘都已落座,空著一個座位。兩位主人相視一笑。
王大娘開口道:“小強!先別幹了!過來吃飯來啊!”
“好嘞!活就要幹完,我把最後一個螺絲上完就過來!”於強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