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我們剛到揚州時就收到三哥的來信。
他說,自劉子行死後,幸華公主生了一場大病,臨死前告訴三哥,她自幼愛慕廣陵王,曾發誓非他不嫁,可太後一樁婚約,以家族榮辱將她套在了命運的繩索上,她逃無可逃。
她很感謝三哥這些年來對她的照顧,雖無愛意,卻與她相敬如賓。
她說她知道三哥心中有愛慕之人,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三哥愛的是宏將軍,她也早就知道,可她不想管,也不願管。
如今,她所愛之人慘死,自己也即將離開人世,幸華公主求三哥一紙休書,還她自由身,也還他自己自由身。
三哥說,他其實有些慶幸是這樣的結局。
若非如此,他都不知該如何麵對自己對大師姐的感情。
幸華公主的一生固然是不幸的,可她活著隻會更加不幸。
三哥說,幸華公主是拽著那份休書,含笑離開的。
三哥還說,再過一年,待西州一切恢複如初,他要三書六禮,正大光明地迎娶大師姐。
“真好,三哥心心念念近十年的人,從未見時的仰慕,到一見鍾情,心生愛慕,後又求而不得,兩兩分別,如今總算修得正果。”讀完信,我感慨道。
“一見鍾情……”周生辰重複一遍,沉思片刻後又說,“確實是一見鍾情。”
“你知道?”我驚訝地看著他。
“凗風是不是一見鍾情我不知道,我說的是我。”周生辰看向我,滿臉愛意。
我被他逗笑,醉在揚州春天的柳絮裏。
番外三:
沒過多久,三師兄來信說,他準備去鹿苑。
那裏北臨長城,是王軍據守邊關之處。
他說,從前那些頻繁擾亂邊境的蠻族已被師父驅逐至長城百裏之外,各族又簽訂二十年停戰協議,如今的鹿苑幾乎沒仗可打,據守鹿苑算是份比較清閑的差事,適合他這個半殘不廢的閑人。
三哥原本不同意,可架不住這是三師兄自己選的路。
三師兄說,多年前,一次在戰場上,他差點死在敵人的箭下,是鳳師姐替他擋下了那致命的一箭。
自那以後,他像是著魔一般,對鳳師姐的感情一發不可收拾。
三師兄說,他知道我看得出來,就像他看得出來我和師父之間的感情一樣。
可是,鳳師姐卻隻以為那是師兄和師妹之間的愛。
他原本想,這樣也好,原本他就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在他得知自己雙腿或許再難站立時,就更加放棄了心中所想。
直到他離開西州,出發去鹿苑的那天。
三師兄說,鳳師姐攔住他的馬車,大喊道,“謝雲,你這個懦夫,就這麼跑了?”
鳳師姐氣呼呼地上了馬車,質問道,“謝雲你真是懦夫,你喜歡我這麼多年,卻不敢說,如今這是想不負責任,一走了之?”
三師兄說,當時鳳師姐瞪他的眼神跟要吃人一樣,他大氣都不敢出。
後來,鳳師姐陪他一起去了鹿苑。
三師兄信末說:時宜,替我折一枝江南的春天寄過來,我想送給她。
番外四:
春末,我們在趕往清河郡的路上收到了鳳陽王的來信。
他說,兩個月前他已離開西州,準備遊曆天下,做一名行僧。
離開前,鳳將軍問他是否還想要報仇?
鳳陽王說,這些年跟著南辰王軍走南闖北,見慣了人世紅塵,明白了放不下才會執著的道理,如今他已然放下,便不再執著於過去那些千絲萬縷的仇恨當中。
一個月前,南蕭皇帝病重,一直想要再見他一麵。
鳳陽王被召回宮中,見到了南蕭皇帝。
南蕭皇帝臨死前,欲將帝位傳給鳳陽王,說自己當年殺父奪母,是這些年對鳳陽王最大的虧欠。
鳳陽王說,他借用我曾經跟師父說過的那句話,告訴曾視他為己出的父親:江山易主常有,而英雄千古,你是南蕭的英雄。
南蕭皇帝於他雖有家仇,可不否認他是一代明君,更名換代後的南蕭在他的治理下改頭換麵,百姓過上了更好的日子,天下獲得了更長久的和平。
南蕭皇帝死後,太子登基為新帝,希望鳳陽王留在南蕭輔佐他,為南北兩國有朝一日的大一統而努力。
鳳陽王說,出世即入世,他願意留在南蕭輔佐他的弟弟。
南北統一,天下太平,一直都是周生辰和他多年來的心願,他說,周生辰已經完成了他的那份努力,他也要不負所望,繼續完成剩下的任務。
師父回信:天涯若咫尺,盼早日統一,希望我和十一的孩兒有機會見證。
我看了他的回信,羞紅了臉。我們坐在草坪上相互依偎,晚霞明動,微風輕撫,都不比他的笑更能勾起心中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