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魔將劍刺地,一股神力碎裂了地麵,激起許多碎石,劍魔又將劍奮力一揮,碎石猶如飛彈,鋪天蓋地擊向血蛇。劍魔出招快且狠,血蛇如何躲得過,霎時間血蛇被擊碎又再散落。李淳風的魂魄已經與純陽血完全融為一體,散落的純陽血點點滴滴的又聚起來,劍魔惡嚎一聲,嘴裏跟著噴出一股青氣,青氣將血人圍住。但見血人在青氣中痛苦掙紮,被青氣沾到的血液都變成黑色剝落下來。
劍魔嘴裏繼續吐出青氣,再這樣下去純陽血就會被消耗殆盡。血人忍著痛苦,雙手掐出一個法印,大吼一聲,吼出來的聲音就像是帶著痰似得,法印已成,吼令已出。忽然東風大作,將青氣吹散,血人才算掙脫。但此時血人已元氣大傷,雙手垂地,一雙血眼仍然緊緊盯著劍魔。
兩個人都一動不動,隻有血人嘴裏一直嘟囔著什麼,他在起令!劍魔也看出端倪,大吼一聲撲上來,劍自血人左肩斜砍而下,一劍兩段,就在此時,血人被砍斷的下半截身子化成無數條小蛇爬向劍魔。劍魔欲再抵抗,隻見血人上半截身子嘴角一笑,顫抖著吼了一聲令,“鎮獄明王!”
“鎮獄明王”是束身令,雖然隻能束縛劍魔片刻,但這已經足以讓李淳風完成最後的血痂封印術了。鎮獄明王令一出,隻見夜空中出現一個六臂惡神,須眉絡腮的模樣正是鎮獄明王。
明王現身,自空中降下,伸展六臂將劍魔自身後束縛住,劍魔一時間動彈不得,那無數條小小血蛇爬到軒轅劍上,又聚在一起化成血鞘一點一點的將軒轅劍包住。劍魔一時掙紮不開,舉頭望向明王惡狠狠道,“殊明!你也敢動本尊!?”
殊明是鎮獄明王本名,許多年前原是蜀山弟子,後來成神,因權謀心極重,被罰永遠鎮守蜀山鎖妖塔,不見天日。此刻明王卻沉聲道,“軒轅!你已成魔,異步正道,束手就擒吧!”
“成魔又如何?你也配跟我談正道?你忘了你是怎麼對待你清冷師兄的麼?你忘了你是如何對待蜀山同門的麼?”劍魔嗬嗬冷笑,眼睛緊緊盯著明王的眼睛。而此時血人的上半截身子也化成許多的血蛇,慢慢爬到軒轅劍上。
鎮獄明王被他提起許多不堪往事,精神一個恍惚,劍魔“啊”的一聲奮力一掙,即掙脫了明王的束縛。劍魔正欲舉劍,卻不防杜如晦撲過來緊緊抱住劍魔的右手,然而鎮獄明王卻長歎一聲,神形漸漸隱去了。劍魔一聲冷笑,右手一振杜如晦就被彈開倒在地上,劍魔正要狂笑,忽然神情凝滯,原來軒轅劍已經被純陽血包住,隻有半個劍柄還露在外麵,想必是方才被青氣汙染了許多,導致純陽血不足吧。
血鞘漸漸凝固成血痂,伴著劍魔不甘心的吼叫,血痂封印術已經完成了。青氣逐漸退去,軒轅夫人的屍體露了出來,軒轅劍與屍體一齊倒在地上,軒轅劍魔已經被封印了。
此時長安,淒然一斑。
翌日清晨,朝廷派英國公李勣處理後事,命杜如晦歸家養傷,因袁李師徒封魔有功,分別追封為衛道公、亨道公。
李勣原名徐茂公、徐世績,早年也是個道士,跟隨太宗打下江山,太宗登基之後賜姓李,改名李勣。李勣也頗通風水道術,軒轅劍魔被封之後,當務之急是要把劍深深葬在一處極陽之地,這樣天長日久,陽氣或許可以將劍魔化去。
李勣苦尋數月,終於在河東高平縣找到一座高山,風水極陽。便在此山所應風水處深掘百尺,築一劍塚,將軒轅劍葬於塚中。此山本無名,此番因葬劍之故,鄉人便將此山稱作葬劍山。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終究是李勣風水之術未精,百密一疏,終究在此留下遺禍。
何禍?
須知事極有反,高平縣的這座葬劍山,的確是極陽之地無錯,錯隻有一錯,葬劍山下還有一穀!
何穀?
殺穀!
何以名曰殺穀?
昔戰國秦趙長平之戰,秦武安君白起,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於此穀中!
自此後世,稱之為殺穀。
四十萬冤魂,陰戾之氣!三百年待世,軒轅劍魔!
葬劍之後,太宗為人君者,推心待士,勵精圖治,大唐盛世不再繁敘。
大江東去,一濤一浪,江湖塵煙,一滅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