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後記(1 / 1)

在開始寫作本書之前正好讀到以賽亞·柏林的《現實感》一書,柏林使我看到,對於我而言,試圖在“全球公民社會”這個宏大的論題之下“整合或綜合拚構成生活各個層次稍縱即逝、支離破碎的絲絲縷縷和散亂碎片”實在不那麼容易。我不是一個不自信的人,但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我時常感到不安。

而非常偶然的是,我現在已經四歲的孩子正降生於寫作期間,小家夥的來臨使我的生活頓時生機勃勃,寫作的心情也分外愉悅,但卻使寫作變得前所未有的困難,因為我不但要組織思路和材料,更要組織時間。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盡管困難重重,但寫作仍然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全球公民社會以及它與國家的關係問題上有著太多的理論迷霧,而且現實紛繁複雜、撲朔迷離,難以把握,這使我時常要絞盡腦汁,有時甚至徹夜難眠;所幸的是,閱讀思想家、與他們對話,又常常使我思路豁然開朗,寫作的樂趣油然而生。不但如此,一些思想家對人類命運的關懷以及他們為改善人類命運所做的不倦努力往往使我感動,給予了我從事這一研究的最大決心和勇氣,也加強了我將持久關注這一領域的意願。這也許是我寫作本書最大的收獲。

本書的選題是在我的導師鬱建興教授的指導下確定的,主要思路也得益於他的啟發,不但如此,他還多次通讀我的書稿,提出修改意見,甚至細致到校正文字和標點符號。我不習慣寫作後記,但這次破例,因為我感覺到麵對麵的言語已經不足以向我的導師表達謝意了。自我碩士入學,我的導師既是師長,又是兄長和朋友,他不僅引導我的學術研究,使我對這個領域從一無所知到願意以它作為一種事業,而且引導我的處世為人,使我對這個社會從認識無幾到充滿了熱情,他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曆曆在目。在這裏,我向我的導師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我還要懷著感激的心情提到在寫作中給我極大幫助的楊大春教授、應奇教授、包利民教授,李瑞昌博士、郭台輝博士、周珍碩士。楊大春教授和應奇教授對本書的思路和結構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後來,應奇教授又與包利民教授對本書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見;李瑞昌博士和郭台輝博士對某些章節中的具體問題提出了討論意見,周珍碩士在整個寫作過程中為我提供了文獻上的幫助,並且時常幫我解決在閱讀英文文獻中遇到的語言問題。在此,對他們一並表示感謝。

我還不應該忘記感謝我的孩子,是他與我一起度過了寫作的每一個白天和黑夜,是他帶給了我春天般愉悅的心情,減弱了因寫作而帶來的不安和煩躁,從而也使寫作竟然成為了一件幸福的事情。最後,我要感謝我那令人尊敬的丈夫,他十年如一日地支持我的學業,在感情和經濟上成為我的堅實支撐,沒有他的理解和幫助,我的學術生涯難以延續至今。

我聲明,對於本書中的觀點我負全部責任。

2010年4月於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