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鹵味(1 / 2)

看看天色剛過晌午,李氏就問楊大,“那我們現在去鎮上賣鹵菜?”

楊大有些不讚成,“都這個點了,鎮上應該沒人了,咱們去賣還有人會買嗎?”

楊婉躍躍欲試,“咱們去試試吧。反正這個天氣溫不算高,賣不出去一時半會也不會壞,實在不行就賣給那些酒樓。”對媽媽的手藝她還是很有信心的,她相信這個時代的廚藝還沒有發展到那樣的高度。

李氏夫妻倆對視一眼,對啊,幹脆直接賣去酒樓得了,鎮上能有多少有錢人買得起鹵味啊,這鹵味成本就不低,怎麼賣都得賣十幾文錢一份,普通人家哪有這個閑錢買這些啊。兩人快手快腳的把東西收拾好放在小推車上,就直奔鎮上。當然,沒忘了把楊婉姐弟倆帶著。

臨水鎮不愧是這十裏八鄉最大的一個鎮,聽說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來往的商客車隊不斷。走了將近半個多時辰,楊婉一家才到地方。一進城,他們就被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驚住了。特別是小柱子,他這麼大了,都沒怎麼來過鎮上,這會兒正興奮的滿臉通紅,東張西望的到處看呢。而楊婉一家在現代什麼樣的陣勢沒見過?他們就是感歎古代的集鎮雖沒有現代那些高樓大廈,但也店鋪林立,稍微觀察了一會兒,就看到了米店、布店雜貨店等各式店鋪。

楊大來之前就找嶽父李林打聽過了,臨水鎮小是小,做生意的人挺多。一般逢上集會,很多老百姓喜歡把家裏用不到的東西拿到鎮上換,於是為了方便管理,就在鎮上最西邊劃了一塊地供人臨時擺攤。他們的吃食當然也要去那邊。來之前他還在為有沒有生意而憂心,到了那裏才發現,就算已經是下午了,人來人往的,還是很熱鬧。

楊大一家來的遲了,就隻能找了個靠邊的位置。旁邊是一對賣竹蘿的小夫妻,那漢子見有人過來了,點個頭算是打招呼了。他的婆娘就熱情多了,笑著誇了把楊婉姐弟兩從頭到尾誇了個遍,其實是在拐彎抹角的問他們是來賣什麼的,就怕有人來跟他們搶生意。

楊大夫妻倆哪還能看不出她那點小心思,隻是笑笑也不多話,,把小推車放好,在旁邊的雜貨鋪買了不少紙袋,幫著李氏把吃食從小推車裏拿出來。為了保持鹵味的口感夠味,李氏還特意弄了個小點的爐子,帶了個鍋。這會兒把一堆家夥什拿出來,那小媳婦就笑了,“大哥你們這是來賣吃食啊。”

不等楊大夫妻倆弄好,楊婉就心急的揭開了鍋蓋,周圍的行人就聞到一陣陣撲鼻的香味,引得肚子裏的饞蟲直冒,小柱子嗬嗬一笑,按著楊婉在路上教的話開始叫賣,“賣鹵味咯,絕對新鮮好吃的鹵味哦,各位大爺大媽大叔大嬸大哥大姐,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都來看一看瞧一瞧啊。”

這些行人哪聽過這一串串帶著童趣的叫賣詞啊,再看看小柱子和楊婉長得不醜,穿的衣服雖然破舊但幹淨整潔,就有那閑的沒事的起了逗弄小柱子的心思,“鹵味?什麼是鹵味啊?我怎麼沒聽說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