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氏這麼一折騰,眾人再沒有細細品嚐美味的心情。李林說道,“快點吃吧,吃完了我們去幹活。趁著這兩天天好,趕緊把房子建起來。”
“嶽父,那我先去村裏找人明天來給我們幫忙。”別的不說,楊大對自己在楊家村的人緣挺有信心的。前任人雖木訥,憑著一把子力氣,隻要鄰裏村人一有事,他就去幫忙,李氏也不是刻薄的,總是與人和善,他們一家在村裏的人緣可是比楊二一家好多了,不然即使族裏發話了,村人也不會同意他們暫時借住在祠堂這邊的空屋子裏。
李林點頭,“那你快去。人多好辦事。我之前還擔心就我們這幾個人,這兩天不一定能搭起來3間屋子。”老爺子正準備喊小兒子回村喊人來幫忙呢。既然楊大能在村裏喊到人,他就不用費這個勁了。時間匆忙,女婿一家又沒有什麼積蓄,老爺子想著先給他們一家搭上3間稍大點的茅草屋過渡一下,等他們有點積蓄了,再考慮翻蓋新房。
楊大趕緊吃完飯,就去村裏喊人了。好在現在地裏的農活大家都忙活的差不多了,楊大一開口,就喊了10來個壯勞力。有些和楊大一家走的近的,下午就直接過來幫忙了。搞得楊大和李氏很是感動。等第二天大家來幫忙的時候,直接從自家帶了黑麵饃饃,對楊大一家說他們都是自己帶了飯了。他們都知道楊大一家的不容易,都是想著都是鄉裏鄉親的,能幫一點是一點。這麼多人要是敞開了肚子在楊大家吃,他們2畝地收的那點糧食都不夠大家吃的。
楊大和李氏哪肯啊,花了錢買了肉和糧食,中午和晚上都做了吃食供給大家。人家都是靠著力氣來幫忙的,總不好讓人餓著肚子啊。大家感歎他們一家的實誠,做起事來越加用心。當然,給這麼多人準備飯菜,李氏一個人哪忙的過來,錢氏和明嬸他們幫忙才好些。掌廚的自然是錢氏,李氏偶爾做道小菜,都能收獲到好評無數。
人多力量大,等楊婉能起身幫忙了,那三家茅草屋已經建好了。有這麼多人幫忙,李林就想著一次性把房子建好點。原本說呆2天就回去的自然的沒辦法了。楊大也是同樣的想法,厚著臉皮到村裏走的近的幾家借了點銀子。楊二家是沒去的,他是知道就算去借了,以楊二夫妻那吝嗇的性子,根本借不到錢的。
按照楊家村的規矩,房子建好要擺酒請客來暖房。十月初十是個好日子,楊大夫妻兩就決定在那天擺幾桌,請來幫忙的鄉親意思意思就行。不過在關於請不請楊二那一家子的問題上,一時半會還沒拍板。自從分家之後,他們跟老宅那邊聯係漸少,除了每年按例給後母王氏的養老銀子,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牽扯。可是畢竟是親兄弟,建了新房暖房酒不喊他們又不好。話又說回來了,親兄弟家建房子,不借銀子就算了,連麵都沒露一個,還是楊二不地道。
這天,李氏帶著楊婉正在菜地裏忙活著,準備弄些蔬菜回家暖房的時候用。“大伯母,小婉妹妹”兩人正說著話,就聽見遠處傳來一陣喊聲。定睛一看,一個長相清秀的小正太正朝他們小跑來,原來是楊二家的楊川楊小寶。
“哥哥。”楊婉打了個招呼。楊二夫妻比較極品,楊小寶人還是不錯的。就她之前的記憶,楊小寶總是暗地裏帶些好吃的給她,對她和小柱子很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