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說起做飯,李氏才想起來之前是要兒子小柱子去鄭屠夫那邊拿豬下水的,這會兒人是回來了,東西呢?“小柱子呢?不是讓他去買豬下水的嗎?人呢?”她還等著東西呢。這豬下水好吃是好吃,收拾起來很費時間。在前世有那麼多的調料,都要提前開始收拾,更別說要什麼沒什麼的古代了。她開始擔心沒有那麼多調料,做出來的菜會不會還那麼好吃了。
“你這丫頭,當了娘了還這麼毛毛躁躁的,你哥他們走的時候就已經順便把小柱子帶走了。”錢氏笑著拍拍李氏,轉過頭又念叨了,“閨女啊,這豬下水不好吃,你買來幹啥?不是浪費糧食嗎?”小閨女從小被嬌寵著長大,十來歲了家裏還舍不得讓她下廚房,她的手藝自己做娘的還不知道嗎?廚藝一般,要是說做的多美味,也不大可能。
“娘,這您別擔心,等著吃就好。”別的不敢說,李氏對自己的廚藝還是很有信心的。
“那就好那就好。說起這個,娘還要罵你呢。小柱子才多大點的人啊,你們就放心他一個人去拿豬下水?怎麼說也有小兩斤重呢。剛才我們在路上碰到他的時候,就看他一個小人兒拎著那麼重的豬下水慢慢挪呢。”說起這個,老太太來氣了。
一番話說的李氏羞愧不已。突逢大變,他們夫妻倆忙亂不堪心憂女兒,小柱子的聰明懂事讓他們無意間忘了他還是個5歲的稚童。不好意思道,“這不是忙忘了嗎?”
錢氏還有點恨鐵不成鋼,“你還是用心點吧,女婿木訥,你平時還算精明,怎麼當了娘就這麼不經心呢?依我看兩個孩子跟我上次來比瘦多了。這次讓他們跟著我們回去住段時間吧。別的不說,保證把這兩個孩子養的白白胖胖的。”老李家後麵有座山,平時老爺子帶著四個兒子去給人家建房子,偶爾也會上山去打些獵物打打牙祭。四個兒子人高馬大的幹起活計一個頂兩,幾個兒媳都是能幹的,家裏壯勞力多,日子在村裏過的還算不錯。老太太平時就在家帶帶孫子,做些家務,讓兩個外孫過去住段時間,她也是想幫襯下女兒。如果不是李氏性子要強,不肯總是依靠娘家,他們的日子也不會這麼難過。
李氏本想拒絕,已經麻煩娘家人太多了,她實在不好意思再讓他們老兩口為她這個出嫁了的女兒操心了。可看老太太歡喜的樣子,又不好拒絕,“這不大好吧,嫂子們會有意見的吧?”
“她們怎麼會有意見呢?高興還來不及。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們老李家就稀罕閨女,可惜你幾個侄子都是帶把的。就這麼決定了,過兩天等我們幫你們忙完了,我們就把小婉和小柱子帶走。”老太太一錘定音。看她實在堅持,李氏不好再說什麼,心裏暗暗感激。
楊婉傻眼了,怎麼一會兒功夫,她就要去外婆家了?她還沒來得及去觀察下穿越之後生活的環境呢。後來轉念一想,去也好,古代對女子的要求比較苛刻,基本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現在有機會出去走走,就當去旅行了,也不錯啊。別說,外婆一家都挺喜歡女孩子的,記憶中每次自己過去,外婆一家都會準備不少好吃的好玩的,就連比自己小的表弟都讓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