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媽媽雙腿跪在地上幫著井巧兒助產。井巧兒望著吳媽媽眼裏流出了感動的淚花,吳媽媽握住她的手:“少奶奶,不用擔心,安心生產,大家都祈盼著你呢。”井巧兒點了下頭,突然一陣撕心的疼痛,隨著“哇,哇”幾聲哄亮的啼哭,一個小男孩落到了地上。孩子終於生了,吳媽媽鬆了一口氣,她趕快用手掐斷孩子身上的臍帶剝去胎盤除去羊水對外喊:
“快,拿幹淨的衣布和毛巾過來。”張小淑從木箱裏取出幾件衣服遞進來。吳媽媽把孩子身上擦洗幹淨,然後用衣服包裹住抱在懷裏。吳老太太看著吳媽媽懷裏的孩子急急上前跑二步,由於跑的急,還沒到眼前腳上一絆身子一歪人往地上倒了下去。這一倒,葉老太太就在也沒有爬起來。幾個家仆手忙腳亂趕快把人扶到平板車上,剛一坐下,吳老太太就對家人擺著手:“沒事,我沒事的,心裏高興呀,我的小孫孫終於出生了。孫子啊,快讓老祖母瞧瞧。”吳媽媽抱著嬰兒走了過去,彎著身子把孩子放到她懷裏。吳老太太笑的合不攏嘴,一邊用手輕輕撫摸著孩子紅嫩嫩的小臉蛋,二滴豆大的淚水落到孩子臉上。吳媽媽接過孩子:
“給我吧,你休息。”葉老太太把孩子送給吳媽媽。蘭花和張小淑為井巧兒裹上頭巾,幫她清理幹淨身子穿好衣服就把人從裏麵扶了出來。看到井巧兒平安無事,圍觀的群眾拍起手來叫好,許多婦人趕快圍上前來,有的把手裏的雞蛋水果往她手裏塞。井巧兒拿也拿不住對著婦人們連聲道謝:
“謝謝姐妹妹們了,我吃不了這麼多,你們的心意我領了,謝謝大家。”一個老人從人群後走出來道:“鄉親們,咱們護著孩子趕快往前走吧。”群眾前後簇擁著井巧兒一家走向九牛山。井巧兒從吳媽媽懷裏接過孩子親了一口,心裏有著太多的酸甜苦楚,孩子是希望,是歡樂,也是一生的寄托。井巧兒心想,一定把他撫養成人,培養成為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才。在以後的日子裏,井巧兒精心照顧撫育小兒。由於其在廁所出生,鄉人都叫他廁仔。漸漸長大的孩子刻苦讀書,這就是明朝曆經三代皇帝大難不死的著名宰輔葉向高。
葉向高1559生於福建福清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當時正值沿海倭亂,民眾生活極為貧苦。24歲時中進士,授庶吉士,進編修。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授南京國子監司業,後充任皇長子侍班官。不久,升任南京禮部右侍郎,後改任吏部右侍郎。萬曆三十五年(1607)五月,晉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成為宰輔。他本人是東林黨元老,但為官多年,行事力求穩妥和浙黨也能相安。
天啟四年,大太監魏忠賢勢力強盛,開始大殺東林黨人,凡朝中正直之士,都被加上東林黨罪名或流放,或殺害。眼見黑雲壓城。自已又獨木難支遂於同年七月辭職歸鄉裏,過起了隱居的生活。在隱居的日子裏,他著書頗豐,有《光宗實錄》8卷《綸扉奏草》30卷《蒼霞草》20卷。
天啟七年(1627年)熹宗去世,葉向高亦於同年病逝,享年69歲……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