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成為洞察人性的心靈大師
心理學或許是目前學科中細化類型最多的,但對我們來說最有用的卻隻有一種,那就是能夠幫助我們認識自我和別人的實用性智慧。
分門別類的心理學細化學科能夠讓我們成為知識淵博的人,但知識淵博決非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相反,人生至高的境界就在於如何讓自己有限的知識發揮出最大的效用。畢竟知識的範疇是無限的,縱然我們是點燈熬油學到暮年,所學所得也不過是知識海洋中的一星半點,真正的成功者無不是最大程度地運用了他們有限的知識而得到更多的人。無論是對於心理學,還是對於其他任何一門學科,情況都不會有例外。
如何讓我們所掌握的少量的知識發揮出最大的效用,這就是這本《趣味心理學》所考慮的問題。
《趣味心理學》不是為了讓你成為心理學大師,而是以最簡捷的方式訓練你的思維並讓你迅速地領悟到如何運用知識並贏取成功的訣竅。所以這本書避免使用任何學術化的詞彙,所有的術語都在那些有趣的故事裏,想讓自己成為心理學者的人可以讀出故事所隱含的術語或心理學規律,但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故事本身的價值更為重要。
道理從來不是孤零零存在的,它是人生實踐的總結與提煉。任何道理都是從人生的閱曆中來的,尤其是涉及到心理學所研究的範疇,這個特點就更為明顯。刪除掉人生的閱曆就是單純的道理,把道理與人的行為相結合就是運用,這就是心理學故事的重要性所在。
我們可以說不清楚道理,但我們不能不知道如何選擇才是正確的,所以我們與其死背術語卻不知道如何運用,倒不如知道如何運用而過濾掉道理本身。
心理學的重要性就在於讓我們透徹地了解到自己的思維方式並學會如何選擇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要想學會這一點,背誦一萬條道理還不如掌握一個案例,而這本書正是人類曆史上那些成功或失敗地運用了心理學知識的案例大全。隻不過,這些故事形式的案例太有趣了,除了潛移默化讓你迅速地領略到了知識的效用性之外,你已經沒有理由再注意到其他方麵了。
熱愛學習的人,不如善於學習的人;善於學習的人,不如善於運用知識的人。教導你知識的書籍無以窮盡,但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與其通過自己不斷的人生試錯來認識知識的價值,倒不如通過別人的失敗或成功領悟到更多對我們有益的智慧。
故事或者案例,它們的價值就是這些,與專業術語的區別不僅僅在於它的趣味性,更多的還在應用方麵。
你未必有理由要成為心理學大師,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實踐中應用心理學知識的話,那才是件糟糕的事。
一萬本理論闡述的專著比不上一次現場的實際操作,一萬條人生的道理遠不如一次成功的人生實踐。術語更有價值還是案例更有價值,這個問題你已經不需要再考慮了。
品讀故事型的心理學案例是你迅速領悟知識應用規律的不二法門,你最需要的是什麼,唯有你自己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