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章 滅金(三)(1 / 1)

第一節燕京回歸

山東的嶽飛部在清理完山東的金兵殘部之後,經過整頓,就兵鋒直指燕京,敵人在燕京布有重兵,光靠嶽飛不還很難收複燕京,但金國人見嶽家軍已經到來燕京為外圍,給這些金國女真貴族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紛紛把自己的家屬和財富遷往金國在東北的東京,金國皇帝也聽說過嶽家軍的威名,所以金國皇帝也派人在東北的東京收拾好,準備在燕京丟失的情況下遷都到東京,嶽飛知道敵人有逃跑的準備,而大宋朝廷給各部的命令是爭取在燕京消滅金國的主力部隊,特別是金國的騎兵,現在是夏天,是金國騎兵最不喜歡的季節,也是金國騎兵作戰力最弱的時候,此時消滅金國騎兵也正是時候。

嶽飛部進兵燕京也牽製了金兵的行動,而在這時李靖部也完成了對河南境內金國殘餘敵人的清剿,穩定了河南的局勢之後,也引兵開赴燕京外圍,在保定也遇到了金國部隊的頑強抵抗,一時間也無法前進,剛結束太原會戰的嶽雲部由於北部的蒙古部落和西北的西夏的威脅,大宋朝廷決定嶽雲部留守太原,注意防守北方的蒙古各部和西北的西夏,同時命令嶽雲利用河套地區的水草大規模飼養戰馬,為以後的大規模的騎兵作戰做好準備。而大宋朝廷決定派韓世忠部北上,支援北伐金國,同時考慮到三部很難協調一致,趙明這個皇帝決定親自前往燕京前線,領導三軍北伐,趙明隨韓世忠部在嶽雲進攻太原是已經北上,此時也到達了保定外圍。

張俊本來也極力想參加北伐,但保衛臨安的責任也很重大,並且由於主力全部北上討伐金國,張俊要負責保衛大宋的任務,趙明把重要性也告訴了張俊之後,張俊才改變了注意,同意了留守臨安,和暫時負責大宋安全的責任。

三軍最後選擇在保定外圍會師,於是保定戰役也就很快打響了,金國盡管已經衰敗,但精銳的騎兵依舊戰鬥力很強,到此時我大宋的騎兵依舊不是金國騎兵的對手,所以建立強大的騎兵也是大宋帝國利益所在,嶽雲能否訓練出合適的騎兵,對大宋帝國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長距離的奔襲,騎兵就是致勝的關鍵,漢朝武帝是的大將霍去病善於運用騎兵,給匈奴致命的打擊,所以在冷兵器為主的時代騎兵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勝敗的關鍵,大宋開國以來對北方的遼國,金作戰不利的根本原因就是騎兵的實力不足,在兩軍對陣中,失利的重多,特別是後晉兒皇帝石敬塘把幽雲十六州送給遼國,使中原的門戶也暴露出來,給中原皇朝帶來了無法預估的災難,後周世宗力圖收複幽雲十六州,無奈英年早逝,宋初太祖,太宗也力圖收複幽雲十六州,終無法奪回,遼,金國騎兵的攻擊力太強大了,而宋已經失去了草場的地方,加之遼,金,西夏等為了能夠在騎兵上保持對宋的優勢,控製對宋朝的馬匹交易,好的軍馬宋朝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到,造成了宋朝兵多但不強的事實,靖康之變一方麵是徽欽二帝的無能,另一方麵也是宋朝兵多而不強的事實。所以要改變宋朝的命運,騎兵就至關重要了,兵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在於有強大的實力。

討伐金國的三路大軍在保定府外外圍彙合之後,在與三軍的將軍商量之後,趙明就下令強攻保定府,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保定府就被大宋的三路兵馬給攻破,保定的金兵被大宋的三路兵馬全部消滅。於是大軍直接抵達了燕京城,金國皇帝在我軍攻擊保定的時候已經帶著大臣和皇宮裏的人逃跑去了金國的東京,所以金兵軍心已經散了,我大軍先是對敵人進行心裏攻勢,部分金國的漢軍將領見金國的大勢已去,紛紛與我大宋在燕京的間諜站暗中聯絡,要求投降大宋,情況比趙明預計的還要好。

燕京間諜戰把這些情況全部上報給了趙明,趙明與將軍們商量後也一致同意收編金軍裏的漢軍,前提條件是要他們有立功的表現,通過燕京間諜站的工作,金國漢軍已經秘密行動,做好歸宋的準備,所以在約好的日子後,我大宋對燕京的敵人發起強攻,城內的金國漢軍做內應,把城門打開,我宋軍直接入城,在城內與金國守軍發生巷戰,於是金國漢軍倒戈,金國守軍很快就被擊潰,我軍順利控製了燕京,敵人在突圍的過程中被我軍包圍,經過了對頑抗的敵人發動攻擊,將頑抗敵人全部消滅幹淨,並派兵征討燕京周邊地區,將金國在燕京周邊的剩餘勢力消滅幹淨,至此中原之地全部光複,金人一潰退至金國東北地區,接下來我大宋準備追擊金國殘餘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