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盧浮宮協議》(3 / 3)

“可以這麼理解。經濟學家金德爾伯格在《狂熱和毀滅》(中文譯名為《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一書中說過,形成泡沫經濟的根本原因,是人類愚蠢的從眾心理。”

加藤榮治換了個舒服的姿勢,繼續說道:“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本來你正常的一個人,看到朋友做某事發了橫財,於是你也衝了進去。接著你也成功發了橫財,就讓你的另一個朋友也開始眼紅,然後他也衝了進去。

以此類推,泡沫經濟便越吹越大了。

在這種‘從眾心理’的瘋狂漩渦中,全世界能忍住的人,不到十萬分之一。當然,窮鬼除外。

現在從股市、彙市、房地產這些方麵賺錢太容易了,以個人的名義衝進去,或許還能把持得住。但以企業的名義衝進去,那就基本沒有回頭的可能了。

除非這家企業也就是小貓兩三隻的那種……不對,三個和尚都會沒水喝,應該說哪怕是隻有兩三個人的小作坊,也可能停不了手。”

山內半藏剛聽開頭的時候,還挺想自鳴得意地來一句我就忍住了,沒學你各種搞事,是那“十萬分之一”,但很快他的注意力就都被後麵的內容給吸引了。

“泡沫經濟?你覺得以後會發展成這個樣子?”

山內半藏還是第一次從加藤榮治嘴裏聽到這個詞,有些訝然地問道。顧名思義,他雖然不學經濟,卻也能猜到這樣的經濟形態肯定不是好事。

“是已經有往這方麵發展的趨勢了。大趨勢!甚至是那種勢不可當的大趨勢。”

加藤榮治這話說得相當篤定。就他個人觀點而言,光是《廣場協議》的簽署,或許還不能說就肯定泡沫經濟一定會出現。

但眼下霓虹政府的一番操作,基本上就可以斷言泡沫經濟已經是注定的了。

不是說前川研究會提出的那些擴大內需、加快金融自由化什麼的建議都是錯的,都是在助推泡沫經濟的誕生。

這些其實在大方向上的功過都很難論斷,拉動、擴大內需更是絕對必要的舉措。

主要問題是霓虹政府在這些方麵邁開的步子,總是有著該大步走的時候慢吞吞,該小步挪的時候連蹦帶跳的毛病。

嗯,就有點曹操評價好友袁紹的那種調調: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加藤榮治吸取了上次都沒注意到,《廣場協議》就簽了的教訓。他現在不管再忙,都會讓今年剛聘用的一個助理給他整理國際版的新聞。

鷹醬的財長最近又開始動作不斷了,加藤榮治預計不是今年八月底,就是九月初,繼《廣場協議》後的那份《盧浮宮協議》也要簽訂了。

這同樣是一份國家層麵上操縱彙率的協議,目標是采取聯合措施,在國內宏觀政策和外彙市場幹預兩方麵加強緊密協調合作,以阻止當時的美元幣值下滑,保持美元彙率的基本穩定。

但它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哪怕它被稱為“新版廣場協議”。

可彙率市場,那個西方世界號稱的“自由市場”,卻壓根不甩你這個“新廣場協議”。因為自由彙率市場,已經看穿了這就是個“口惠而實不至”的口頭協議。

《盧浮宮協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失敗所帶來的一係列影響。其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鷹醬爸爸徹底放下了“協商解決”的虛偽麵目,直接威逼霓虹減稅和擴大內需。

接著在幾個月後,中曾根康弘便宣布了《政府景氣對策》。拋下了那顆引爆霓虹的“金融原子彈”!

景氣對策的主要內容有兩點:第一點,減稅一萬億日元;第二點,五萬億日元的公共事業投入。所以後來很多人就稱這是“六萬億計劃”。

後來很多人人雲亦雲地就說這顆“金融原子彈”徹底引出了霓虹的泡沫時代。

可加藤榮治卻是認為這顆“金融原子彈”恰恰是霓虹政府丟得太晚了,才沒能中和掉泡沫時代的最大副作用,也就是產業空心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