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臣之會(1 / 2)

楊麟昌退出文華殿,一路從東華門出了宮後,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向魏藻德家行去。

魏府就在東華門外大街的街尾,楊麟昌騎著馬,沒多久便到了。

魏藻德將楊麟昌領到府中,隻見大廳裏,陳新甲,吳昌時,陳演,周廷儒,楊枝起,廖國遴一幹朝廷命臣已到了多時。

楊麟昌和各位大臣逐一敘過禮後,方落座。他能從刑部大牢裏出來,還官複了原職,也是全仗了這些朝廷老大,所以楊麟昌一進來就表現得很熱情,句句都自稱自己是“下官”

“文弱,皇上今rì召你入宮麵見,不知所謂何事?”陳新甲當先開口,問楊麟昌道。文弱正是楊麟昌的字。

楊麟昌一臉苦笑地搖了搖頭,說:“皇上此番召見,竟讓微臣為他想一個讓天下百姓吃飽飯的應策。不過聽皇上說,這還是太子先提議起”

話出,廳中大臣無不表現出一副十分驚訝的表情。特別魏藻德和吳昌時,一聽到小太子這三字,臉sè一沉,心裏麵就惱了起來。可不是嘛,前段時間小太子在報中寫的一眾在皇上麵前喊窮,而又家財萬銀的官員中就有他倆的名字。而且家中資財還是位列榜首。讓二位現在想起來,都恨得直咬牙。

陳新甲督了一眼魏藻德和吳昌時,對於二位的事,他心中有的是數,不過也並沒有說什麼,繼而看向楊麟昌說:“皇上還有什麼其他意思麼?”

楊麟昌當然知道陳新甲話中的意思,不過他還是裝著若有所思地沉吟了一陣,低聲回答陳新甲說:“皇上已經有了要收工商稅的念頭了,隻是還不敢貿然下這道旨罷了”

坐在楊麟昌對麵的周延儒,低頭想了想後,開口說道:“依我看,就算不用皇上下旨,太子能提起這樣的建議,遲早也會行此策。沒看到涿州,宣府兩地麼,都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沒有被他搞出來了,先拉上一大群有點名氣的仕子,成了個什麼國會,這不簡直就是亂政麼,那朝廷還算什麼,還有啊,他竟然還出大量銀兩集中了好幾萬賤民去種地。要是種個糧稻倒也罷了,偏偏去種什麼花生,番薯。這不是拿國家之財來兒戲麼。如今國庫空虧,朝廷連賑災的銀兩都已經拿不出來了。如若讓他照此鬧下去,大明朝必亡矣。”

“可不是麼,皇上也不管一下,現在朝廷不止連災銀拿不出來,就是九邊軍鎮的糧餉都已經拖了上半年。而且那宣府每個月的收入就比朝廷一年的歲入要高出一輩,可宣府的官員卻每三個月才運一百萬両銀進京,其餘都到那去了?還不都是給這人飽中私囊了,如今又招兵買馬,明眼都看得出來他們要犯上作亂,如今內憂已除,外患暫了,當務之極,就應該調兵去剿滅宣府的那些個亂臣賊子。”說罷,吳昌時憤極之下,猛地一拍案。

魏藻德也是一副怒不可恕的樣子,胖頭大耳,猙獰起表情就像是要吃人一般。他說“可這些,還不都是小太子搞出來的,我看皇上得把他廢了,否則大明朝早晚要毀他手中。”

陳新甲深呼吸了一口氣,盡量讓心裏的怒氣平和一些。良久,才歎了一口氣,說道:“現在問題是小太子還在涿州,皇上也奈何不了他。”

一直坐在角落裏不發一語的給事中楊枝起終於開口了,他說:“可也要看皇上的意思啊,廢太子這種事還是太敏感了,稍有不慎,我們都要蹈入萬劫不複之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