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不知者不罪啊!”

眼瞅著老爹又要暴揍自家兒子,朱標連忙勸說起來。

“逆子,還不快給你爺爺道歉!”

朱標連連給朱壽使眼色,朱壽全當是沒看見。

“爺爺,我也是為了我們老朱家考慮。你們不相信我沒關係,但俗話說得好,有備無患啊。如果以後的事情真的被我說中,被皇帝砍腦袋的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這一番信誓旦旦的話,更是讓老朱氣不打一處來。

他指著柴房門口的一個箱子,問道:“所以,你就打算用這些火器造反?”

在這個箱子裏,堆滿了一根根長條狀的棍子,如果是普通百姓,乍一看,怕是會以為有人放了一箱子燒火棍。

老朱是馬上皇帝,對火器並不陌生,一眼就認出來這都是實打實的火銃。

這種東西元末就廣泛運用與軍隊之中,大明的軍隊就裝備有很多火器。

此時老朱神色冰冷。

火器不足為懼,這東西在老朱的印象中,就是一個雞肋。

威力倒是馬馬虎虎,可是裝填太慢,而且很容易炸膛。

別說對付騎兵了,哪怕是水戰,都沒什麼優勢。

但再怎麼說,這也是軍械。

私藏軍械者,形同謀反!

在老朱眼中,朱壽隻是一個從小在鄉下長大的孩子,而且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那麼,是誰給他這些火器的?目的又是什麼?

老朱本來就生性多疑,一瞬間腦子裏就想過無數陰謀論。

好小子,還以為你能給我啥驚喜,這特麼純粹就是驚嚇啊!

“造反?爺爺你在開什麼玩笑,大明剛剛立國,兵強馬壯,驕兵悍將無數,造反那不是找死麼!”

朱壽連連擺手。

別人不知道大明的曆史,他還能不知道?

不說老朱這個開國皇帝,也不用說老朱之後文治武功絲毫不差於他老子的朱老四。

光是老朱其餘幾個雖然沒什麼腦子但賊能打的兒子,就夠他喝一壺了。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造反。

但現在是什麼時候?

洪武二十一年!

接下來幾年,大明朝堂就會劇變連連。

因為胡惟庸一案,老朱大開殺戒,殺得人頭滾滾。

後來太子朱標病死,又讓老朱大肆清除開國功臣。

可惜朱允炆是一塊扶不上牆的爛泥,太過理想主義,被黃子澄等人忽悠得下重手削藩,逼得燕王朱棣造反。

可以說,從洪武二十一年,到建文四年這將近十五年的時間中。

整個大明可謂是風雲激蕩,不是亂世,卻勝似亂世。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

朱壽熟知這些曆史,又手握眾多大殺器。

隻要找個機會,提早抱上朱棣的大腿。

這開局就是飛龍騎臉,就問問你怎麼輸?

到時候,他們老朱家就可以躺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了。

這就是朱壽為家裏鋪設的道路。

“你剛才不是說,可以有更大的想法?如果不造反,你私藏這些火器做什麼?”

此時,老朱的心裏反倒是平靜了下來。

“爺爺,這些東西,我們用不著,但是有人需要啊!到時候亂起來,我們可以把這些東西送出去,混個從龍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