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人喊聲才了,就聽得窗外有又嬌嫩又鬆脆的聲音應道:“來了!”好快,應聲未歇,已從窗眼裏閃進一個垂髫小女子來。兩腳不曾著地,一縷白光,早迎著後成頭頂劈下。超速首發後成這才吃了一驚,忙閃身放出雄劍來,想將來劍抵住。可是作怪,雄劍才放出來,一縷青光早與白光纏繞做一團。後成正覺驚疑,便見那女人高聲喊道:“住手!問明了再打,休得傷了自家人。”小女子聞言,即收了劍光。
那女人向後成問道:“你姓甚麼?從那裏來的?手中使的是甚麼劍?快說出來!”後成見小女子提的那劍,形式長短,和自己的雄劍一般無二,心裏正覺得詫異。又見女人問話有因,便隨口答道:“我叫歐陽後成,從飯甑山來的。你問了有何話說?”那女人道:“從飯甑山來的麼?嘎,你這小子真好大的膽量。你如何敢把銅腳道人的雄劍,偷到這裏來使用。”後成聽說偷了銅腳道人的雄劍,不覺怒道:“胡說,銅腳道人是我的師傅,他賜給我這劍,怎麼說我是偷的?”那女人望著後成怔了怔,說道:“你是銅腳道人的徒弟嗎?卻為甚麼夤夜跑到我這裏來行竊呢?你可知道,我是銅腳道人的甚麼人?”後成鼻孔裏冷笑了一聲道:“我若不知道,也不夤夜到這裏來行竊了。你是銅腳道人的仇人,你打算我不知道。”後成自以為說的不錯,隻說得小女子掩麵而笑起來。那女人更現出錯愕的樣子,問道:“誰對你說我是銅腳道人的仇人?”後成道:“你定要問來曆麼?老實說給你聽,就是我師傅銅腳道人他親口向我說的。我師傅本教我送信到茨通壩去的,因怕我帶少了盤纏,說他有個仇人在這裏,教我順便來偷些銀兩當盤纏。”那女人仍是驚疑的神氣問道:“送信到茨通壩,是送給楊鉞胡麼?”後成反問道:“你怎麼知道是送給楊鉞胡?”那女人哈哈笑道:“這就越說越奇怪了,你可知道你師傅教你送信去楊鉞胡那裏幹甚麼嗎?”後成道:“我師傅教我跟著楊鉞胡,將來好做些事業。”
小女子見後成說話時,不住的拿眼睛瞟他,瞟的有些不好意思,提著那劍低頭轉到床後去了。那女人笑道:“你上了你師傅的當,你還敢罵我胡說,我也老實說給你聽罷,楊鉞胡是你師傅的兒子,是我的丈夫,你想想看,我是不是你師傅的仇人?你師傅應不應該教你來偷盤纏?”後成聽了,也覺得非常古怪,說道:“師傅確是這們對我說的,確是這們教我做的。師傅又不是失心瘋的人,無緣無故,說自己兒媳婦是仇人,教自己徒弟偷自己兒媳婦的銀子做甚麼呢?”那女人偏著頭想了一想。問道:“你師傅給你這柄劍的時候,曾向你說了些甚麼話?你此時還想得起來麼?”後成道:“當時不曾說旁的話,隻說這劍不弱似莫邪幹將,也是雌雄兩柄,練習好了,將來可憑這劍做些事業。就是這幾句話,沒有旁的話。”那女人又想了一想,問道:“給這劍的時候,沒說旁的話,教你下山的時候,曾說甚麼話不曾呢?”後成道:“下山的時候,師傅說我的劍術已經成功了。此時可以下山去,先成立家室,再指引我上一條安身立命的道路。”那女人道:“你當時怎麼說呢?”後成道:“我因不肯傷損元陽,要跟著師傅修煉一生,不要家室。後來我急得哭起來了,師傅才說寫信給我,送到茨通壩掌寨楊鉞胡那裏,並教我先來這裏偷盤纏。”後成說到這裏,女人已哈哈大笑道:“是了,是了,不用說了。你師傅因你不肯成立家室,就用這方法,騙你到這裏來,使你親眼見見他的孫女兒,並使雌雄劍會一會麵,好成就這一段姻緣。”
且慢,著書的敘述這段故事,專從歐陽後成這方麵寫來,看官們必覺得甚麼銅腳道人這方麵的事,件件是毫無根據,突如其來,看了如在五裏霧中,使人不快得很。於今歐陽後成這方麵的事,已單獨敘述到不能再繼續下去的地步了。隻得掉轉筆尖,敘述銅腳道人這方麵的故事。
銅腳道人姓楊,名建章,貴西安順府人。少時讀書,聰穎絕倫。不到二十歲,文名已震驚遐邇。當時貴西的民俗粗野,休說真有學問的文人不多,便是文氣略為清順的讀書人,每年考試,也僅能滿額。以貴西當時的文化情形而論,像楊建章這般學問的人,真可以誇口說,視科名如拾芥。隻是人生一飲一啄,皆由前定。孔夫子尚且說富貴在天的話,楊建章命裏不該從科名中討生活,任憑他滿腹詩書,錦心繡口,每到考試,總平白無故的發生意外的事故。不是在場屋裏害病不能提筆,便是弄壞了卷子。有一次忘記寫題目,有一次的詩隻有草稿,忘記謄正。一年一度,十九因犯規,以致名落孫山之外。楊建章考了十多次,越考越覺得自己沒有科名的分。考到三十幾歲,便賭氣不赴考了。他家祖遺的產業足夠溫飽,便終日在家栽花種竹,飲酒讀書。他夫人王氏,甚為賢德,伉儷之情極好,隻苦沒有生育。他家屋後紫峰山上,有一座觀音廟,王夫人盼於心切,每月朔望,必親去觀音廟祈禱,虔誠求嗣。事有湊巧,是這們朔望祈禱,不上一年,王夫人居然有孕了。楊建章是個讀書明理的人,平日自然不信這類神怪的事,但是見自己夫人居然祈禱得有了效驗,心裏也就有些活動了。婦人心理,自己信奉神明,多是巴不得丈夫也跟著信奉。王夫人見楊建章對於觀音大士的信仰心有些萌芽了,就一力慫恿楊建章就去觀音廟叩謝神恩。
楊建章心愛夫人,不忍過拂夫人的意思。九月十九為觀音大士的生日,楊建章遂在這日,齋戒沐浴,上紫峰山觀音廟去。楊建章雖是住在紫峰山底下,然讀書人腳力不健,又因這山並非名勝之境,所以在山底下住了半世,一次也不曾到山頂上遊覽過。這日楊建章到觀音廟拜過神像之後,興致甚佳。心想從山底下到觀音廟,這山已上了大半,何不乘興上山頂遠眺一番呢?遂將敬神的祭品交給跟隨的人先帶下山去,獨自鼓動起興致,冒暑往山頂上行走。
這山的形勢,是貴西多山之地,雖不甚高峻,然丘壑極多,玲瓏秀逸,很有足資騷人遊覽的所在,楊建章一丘一壑的慢慢領略,也不覺得疲勞,也不覺得暑熱。興之所至,信步走了十多裏。心中甚悔生長在這山底下,不知早來遊賞,直到中年以後,精力漸就衰頹的時候,不因敬神,還不能發見這紫峰山的好處。
他心中一麵懊悔,一麵轉過一個山坡,正立在一塊大岩石上,向對麵山峰仰望。猛聽得背後撼樹搖山的一聲虎吼,驚得急回頭看時,隻見一隻斑斕猛虎,相隔不過二三丈遠近,憑空一躍,撲將過來。楊建章不覺哎呀一聲,不及提步,兩腳一軟,就倒下石岩去了。幸虧立腳的岩石,隻有七八尺高下,倒下去隻將左腳拗斷了,肩背上略受了些浮傷。當那嚇倒下去的時候,心裏明白,惟恐猛虎跟著撲下來。忍痛翻過身,睜開兩眼,向岩上望著。即聽得有人叱道:“孽畜!敢傷好人,還不快快滾回去。”